注:語音由機器人閱讀,體驗不好,要求高的可以不聽,在此見諒.
文源:藥店紅寶書 齊曉輝工作室
中成藥
當歸龍薈丸
當歸龍薈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卷四。具有①《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常服宣通血氣,調順陰陽。②《中國藥典》:瀉火通便的功效。主治肝膽實火,頭痛而赤,目赤暈眩,胸脅疼痛,驚悸抽搐,甚則躁擾狂越,便秘尿赤,或肝火犯肺之咳嗽。臨床上用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及膽道蛔蟲病。①《黃帝素問宣明論方》:腎水陰虛,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筋惕搐弱,神志不寧,榮衛壅滯,頭目昏眩,肌肉響瘛,胸高痞塞,咽嗌不利,腸胃燥澀,小便溺閉,筋脈拘奇;肢體痿弱,暗風癰病;小兒急慢驚風。②《醫方考》:肝移熱于肺,咳嗽而兩肋痛,多怒脈弦者。③《景岳全書》:肝經實火,大便秘結,小便澀滯,或胸膈作痛,陰囊腫脹。及一切躁擾狂越,驚悸不寧等證。
【藥名】當歸龍薈丸 Danggui Longhui Wan
【處方】當歸(酒炒)100克、龍膽(酒炒)100克、蘆薈50克、青黛50克、梔子100克、黃連(酒炒)100克、黃芩(酒炒)100克、黃柏(鹽炒)100克、大黃(酒炒)50克、木香25克、麝香5克。
【組方分析】方中龍膽、大黃、蘆薈共為君藥,龍膽直入肝經,清瀉肝經實火,大黃、蘆薈通下大便,涼肝瀉火。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青黛合用清瀉肝火,為臣藥。當歸和血養肝,木香、麝香芳香走竄,行氣止痛,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瀉火通便之功。
【功能主治】瀉火通便。用于肝膽火旺,心煩不寧,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脅肋疼痛,脘腹脹痛,大便秘結。
【制備方法】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當歸等十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低溫干燥,即得。
【劑型規格】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質量控制】
1.本品為黃綠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氣微,味苦。
2.顯微鑒別當歸、青黛、梔子、黃連、黃芩、黃柏、大黃。薄層色譜法鑒別當歸、青黛(靛玉紅)、木香。
3.應符合丸劑有關的各項規定。
【使用禁忌】冷積便秘,陰虛陽亢之眩暈慎用;脾虛體弱及孕婦慎用。
【現代研究】主要有通便作用。本品能增加小鼠炭末推進率,縮短排便時間,便粒數,拮抗阿托品致小鼠排便時間的延長和排便粒數的減少。(增加排黑)
【臨床應用】臨床用于習慣性便秘、老年性便秘、痤瘡、原發性高血壓伴便秘見肝經火盛,證者。(肝氣郁滯)
【其他制劑】當歸龍薈片(《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10冊) 每片重0.5克。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方歌】當歸龍薈用四黃,梔子青黛與木香,水泛為丸加麝香,肝膽實火悉能攘。
【貯藏】密封,置于陰涼處。
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應該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食物,以防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服藥期間禁止飲酒,飲酒會加重對肝臟的損傷,不利于藥物吸收。
服藥期間藥多休息,避免勞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
服藥期間不宜服用滋補性中藥。
如果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咨詢醫生,以防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
服用當歸龍薈丸7天后,如果大便干結,排便費力,腹脹腹痛,頭暈,視物旋轉,耳鳴耳聾,口苦咽干,暴躁易怒,心煩不寧,失眠多夢,脅肋疼痛等癥狀沒有改善,還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
服藥后大便次數增多且不成形者,應酌情減量。
藥物性狀改變時禁止服用。
精彩文章回顧
(活血化瘀中風心臟病)
========== END ==========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