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的春天,不止于眼,更在舌尖!五溪山水孕育了勤勞智慧的懷化人民,也鍛造了很多山珍!春天來了,那些曾經將自己關在土壤里的野味有一次興高采烈地鉆出地面,給我們以春的誘惑了!作為懷化人,你一定忘不掉蕨菜、薺菜、香椿等等山珍,現在漫山遍野都是山珍誘惑,你還不動心,還不動身?
(一)蒿菜:最具山野氣息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此時的懷化大地,遍地蒿草,帶著一股特殊的泥土清新氣息。懷化人喜歡將它擺上餐桌,因為這是一道帶著山野氣息的美味,這是“最春天”的味道,也是“最鄉愁”的味道。
▲綠油油的泥土氣息。 圖/網絡
每年三月的晴天,懷化人都會去采蒿菜。田邊地頭,溝巒岡壑隨處都是,經過漫長雨季的洗刷,綠得格外的喜人。吃蒿菜飯是懷化人的一個習俗,每到開春,大多數家庭都會做蒿菜飯,美味可口,令人垂涎欲滴!社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當然,還有蒿菜粑,你們還記得嗎?
社飯
蒿菜粑
02蕨菜:最妖嬈的龍頭菜
正值濃春的懷化,萬物復蘇,各種植物都陸續爬滿洪江的各個地方,山坡,河邊,草地。而此時也正是上山摘野生蕨菜的好季節。
蕨菜又叫龍頭菜,如意菜、拳頭菜,是野菜的龍頭菜種,它所烹制的菜肴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且富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還包括蕨菜、蕨甙、甾醇等特有的營養成分,被稱為“山菜之王”,哪怕是清炒,也是春天里難以忘懷的美食。
03 香椿:一團春意的香味
香椿自古以來深得人們喜愛。宋代蘇頌的《圖經本草》指明:“椿木實而葉香,可口取。”香椿的食用花樣繁多,蒸、炒、熗、拌、腌、炸都可以。
香椿,被稱作“樹上蔬菜”,是地地道道的時令野蔬。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的季節,在懷化,香椿最簡單也最普遍的吃法,是與雞蛋同炒。嫣紅油亮的葉芽和鮮爽之氣在舌齒回旋,像春風攜了新泥新草新芽味,一團春意,這種別樣的香味,是任誰都抵擋不了的。
04春筍:清香脆爽的鮮氣
一年之鮮筍先嘗,鮮嫩爽口味最香。竹筍一年四季有,唯有竹林深處的春筍最入肴。春筍氣味清香、質地鮮嫩、口感脆爽,得自天成,正所謂“嘗鮮無不道春筍” 。
三月的懷化天氣仍未全晴,小雨淅瀝,山上云霧彌漫,山上泥土泡得發脹,竹林深處空氣清冽,雨水不僅把這深山里的綠意洗滌得更盎然,也讓竹筍開始破土生長,這個屬于春筍的曼妙季節,注定沒有一根筍是能逃掉的。
(05)薺菜:
薺菜,中藥材名。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3~5月采收,洗凈,曬干。功能主治為: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疼痛。
在懷化,尤其是芷江,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是人人都要吃的!每年清明前后,野外踏青規律,捎帶一些薺菜,可以聞到春天的氣息,品出春天的味道。薺菜食療方法很多,可炒,可煮,可燉,可作餡,均鮮嫩可口、風味獨特。宋代大詩人陸游就對薺菜情有獨鐘,曾吟詩贊美:“手烹墻陰薺,美若乳下豚。”甚至說自己曾經“春來薺美忽忘歸”。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題詩畫稱贊:“三月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能名。”
(06)鴨腳板:
一到春天,那些曾經潛伏于山野的鴨腳板也會振作起來,四臂齊開,精神抖擻,盡情展現其鮮嫩的姿態!此時,吃鴨腳板,也被提上了日歷,成為誘人的菜譜!
鵝腳板又叫鴨兒芹,三葉芹、山芹、野蜀芹,三葉、起莫、三石、當田、赴魚、野蜀葵、水白芷、大鴨腳板、鴨腳板草、野芹菜、紅鴨腳板、牙痛草、鴨腳菜、梭丹子、鴨腳草、鴨腳掌。鴨腳板不僅有熄風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還可化郁止痛嗽,肺癰,淋痛,疝氣,月經不調,風火牙痛,目赤翳障,痛疽瘡!
(07)蒲公英
在春季野菜界,蒲公英可能是最沒存在感的,小小的絨球花一被風吹就消散了。但作為藥食同源的植物之一,蒲公英可是有“藥食皇后”的美稱。蒲公英的根莖和葉子可以食用,也可以把蒲公英的葉子曬干做成蒲公英茶。
春天很容易上火,這個時候喝一點用蒲公英泡的茶,正好清熱去火。
蒲公英還是天然抗生素,臉上的小疙瘩、口腔潰瘍、咽喉腫痛,都可以靠我治好。
除了涼拌或是素炒,蒲公英還常被拿來和豬肝一同做湯食用,明目養肝,健脾補氣。和薄荷一樣,蒲公英的根泡水也能治療人身上的外傷,不僅能防止傷處化膿,還加快傷處愈合。有的人擔心蒲公英不好采,或是野外的蒲公英受了污染,不妨自己在家種上一盆。
(08)折耳根
折耳根,學名叫“魚腥草”,菜如其名,有一股重口的魚腥味,也有人形容像吃進了一口濕泥土。魚腥草一般吃根莖,吃法有千萬種,涼拌、炒肉、燉湯,或煮火鍋,都各有風味,牢牢地抓住了人的心。而且對于各種春天的風火之癥,都能搞定。
你還記得懷化的春天有那些野菜嗎?趕緊在文后些出來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