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術后可不可以吃魚 吃什么魚對傷口好?

shiyingbao

在醫(yī)院里,每天都會有新的患者做手術,當然,手術是肯定要開刀的,那就需要在術后進行調養(yǎng),最好吃一些有利于快速恢復傷口的食材。很多人在術后都喜歡吃魚,這樣可以補充很多的營養(yǎng),而且魚類含有很豐富的膠原蛋白,還可以促進傷口愈合。而有的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手術之后是不可以吃魚的,因為魚乃是發(fā)物,反而加重病情。到底哪一種觀點是正確的呢?

手術后能吃魚嗎?

術后能不能吃魚,不能一概而論。在我國民間,曾流傳著“發(fā)物”一說,意思是人患某種病時,有些食物不宜吃,因為這些食物不利于疾病的恢復,還可能會加重病情,容易引起舊病復發(fā)。這些說法多是人們生活中的經驗總結,許多并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

既往人們的體質較弱,加上術前術后護理差,營養(yǎng)不足,導致身體更虛弱,腸胃消化能力差,如果這時給予魚、蝦等高蛋白膳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即中醫(yī)所言的虛不受補。

現代人的體質普遍較好,術后不必像古時那樣大肆進補,平常的食物也沒必要特殊忌口,包括魚類。特別是剖宮產后,如果忌口太多、時間太長,將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還可能使傷口愈合延遲,并延緩乳汁的分泌。

不過,值得強調的是,由于剖宮產術后,身體處于一種特殊的應激反應狀態(tài),腸胃功能下降,對高蛋白、高能量食物的消化能力也下降。因此,在術后第一個星期,特別是頭三天,食物應以清淡為主,魚、肉等高蛋白食物不宜太多,三天后可在此基礎上逐漸增加。

吃些魚對傷口愈合好

1、鱸魚。日本研究者發(fā)現,吃鱸魚利于傷口愈合,其效果遠遠高于其他魚類。通過對比研究,研究者發(fā)現,吃鱸魚能夠幫助手術患者加速傷口愈合兩到五天。此外研究者建議把鱸魚蒸著吃是最健康的方式。

2、虹鱒魚。原產美國加州的山溪中,喜棲于清澈無污染的冷水中,以食魚蝦為主,堪稱急流勇士。該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小刺、無腥味、高蛋白、低脂肪,在國際上被列為高檔綠色食品。虹鱒魚可做具有異國風味的生魚片,宜清蒸、清燉,亦可做氽魚絲、紅燒、熏魚,是極佳的促進傷口愈合的食品。

3、鯽魚。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分析,鯽魚湯是不錯的補品,對愈合傷口肯定有一定療效。因為它營養(yǎng)全面,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易于消化吸收。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病后虛弱者食用。

4、生魚。在省港澳,生魚一向被視為病后康復和體虛者的滋補佳品,足可見其營養(yǎng)豐富。廣東人認為“生魚生魚,生肉化瘀”。它骨少肉質鮮美,具有促進傷口愈合、補益氣血、拔毒生肌的功效,因此生魚湯是受傷或術后康復的常見滋補湯水。體弱病人、產婦和兒童常食生魚有益健康。

5、草魚。我們平時在家中最常吃的草魚有平肝、祛風、活痹等功效,是溫中補虛的養(yǎng)生食品,為淡水魚中的上品。對于患有風濕、頭痛等疾病的人,吃點草魚能起到更好的暖胃、去痛作用。如果是病后恢復食用,最好熬魚頭湯或者蒸魚頭吃,這樣可以把食療效用發(fā)揮到最大。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做手術的人吃魚也是可以促進傷口愈合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吃魚了呢?并不是這樣,如果你患有特殊疾病的話,那就不適合吃魚了。比如結核病人就不適合吃魚,因為吃了魚之后就會出現過敏反應,嚴重的恐怕還可能失去生命。此外還有肝硬化、痛風患者等,都是需要遠離魚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有侵權/違規(guī)的內容, 聯(lián)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