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藥
補血藥物多甘平,
滋脾補腎血液生。
當歸首烏與芍藥,
熟地阿膠龍眼明。
注:補血藥質地滋潤,性多甘溫藿甘平,能補肝、養心或益脾,以滋生血液為主,適用于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唇爪蒼白、眩暈耳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婦人月經延期、量少色淡、甚則經閉,脈細數等。還可用于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此類常用的藥物有:當歸、白芍、何首烏、熟地黃、龍眼肉、阿膠等。
1.當歸
當歸補血又調經,
活血止痛潤腸通。
面色無華調經閉,
跌打癰疽虛寒用。
【注釋】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用于面色無華,月經不調及閉經,跌打損傷癰疽,以及虛寒引起的腹痛等病癥。
【按語】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臨床用于:
1. 血虛諸證。本品甘溫質潤,長于補血,為補血之圣藥。若氣血兩虛,常配黃芪、人參補氣生血,如當歸補血湯;若血虛萎黃、心悸失眠,常與熟地黃、白芍、川芎配伍,如四物湯。
2. 血虛血瘀之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常以本品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常與補血調經藥同用,如四物湯,既為補血之要劑,亦為婦科調經的基礎方;若兼氣虛者,可配人參、黃芪;若兼氣滯者,可配香附、延胡索;若兼血熱者,可配黃芩、黃連,或牡丹皮、地骨皮;若血瘀經閉不通者,可配桃仁、紅花;若血虛寒滯者,可配阿膠、艾葉等。
3. 虛寒性腹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風寒痹痛等。本品辛行溫通,為活血行氣之要藥。本品補血活血、散寒止痛,配桂枝、芍藥、生姜等同用,治療血虛血瘀寒凝之腹痛,如當歸生姜羊肉湯;本品活血止痛,與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等同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如活絡效靈丹;與銀花、赤芍、天花粉等解毒消癰藥同用,以活血消腫止痛,治療瘡瘍初起腫脹疼痛,如仙方活命飲;與黃芪、人參、肉桂等同用,治療癰疽潰后不斂,如十全大補湯;亦可與金銀花、玄參、甘草同用,治療脫疽潰爛,陰血傷敗,如四妙勇安湯;若風寒痹痛、肢體麻木,可活血、散寒、止痛,常與羌活、防風、黃芪等同用,如蠲痹湯。
4.血虛腸燥便秘。本品補血以潤腸通便,用治血虛腸燥便秘。常以本品與肉蓯蓉、牛膝、升麻等同用,如濟川煎
。
使用注意:濕盛中滿、大便泄瀉者忌服。
藥理作用:當歸揮發油能對抗腎上腺素-腦垂體后液素或組織胺對子宮的興奮作用。當歸水或醇溶性非揮發性物質對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使子宮收縮加強,大量或多次給藥時,甚至可出現強直性收縮,醇溶性物質作用比水溶性物質作用強。離體蟾蜍心臟灌流實驗,本品煎劑含揮發油可使收縮幅度及收縮頻率皆明顯抑制。當歸浸膏有顯著擴張離體豚鼠冠脈作用,增加冠脈血流量。麻醉犬靜注本品心率無明顯改變,冠脈阻力和總外周阻力下降,冠脈血流量顯著增加,心肌氧耗量顯著下降,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數有增加趨勢。當歸中性油對實驗性心肌缺血亦有明顯保護作用。當歸及其阿魏酸鈉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當歸水浸液給小鼠口服能顯著促進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的生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