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出生后4-10個月是乳牙萌出的時期,不同孩子牙齒萌出的時間,可能會存在一定個體差異。換牙期在6—12歲,14歲以內應該完成換牙。在這兩個時間段家長如果掌握不好食物的軟硬度,將會傷害孩子的健康。下面就長牙期和換牙期孩子吃軟食的危害與吃硬食物時期和訓練方法、注意事項談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長期只吃軟食對牙齒的危害
(一)限制營養的攝入
如果孩子的咀嚼能力沒能隨著年齡增長速度,那么他可以吃的食物就有限,這就制約了孩子對食物的選擇,不能食物多樣保證營養均衡。1歲前孩子的大部分營養來自于奶,輔食添加的階段學會“怎么吃”要遠遠比“吃多少”重要得多。因為寶想吃卻嚼不動,還能吃啥?→挑食!咀嚼不充分→食物和唾液中消化酶;反應就不充分→胃腸道吸收不好→吃啥都不長肉。一直吃軟食→牙齦牙齒得不到擠壓鍛煉。
(二)影響發音吐字清晰度,說話晚
發音吐字使用的肌肉群和吃飯使用的一模一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舌尖是用來發“t、d、”的音,而舌頭卷起來是發“l、r、sh”的音;閉合嘴唇可以發出“b、p、m”;而把嘴唇變成圓形就能發出“w”的音。
吐字不清晰的人,或者某些卷舌音發不標準,很大程度是因為嘴巴肌肉群不夠靈活有力。而進食無疑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鍛煉這些肌肉,幫助發音標準的。而這里有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我們的下頜,因為很多發音其實是需要下頜打開,留出足夠的空間讓舌頭和嘴唇放到正確的位置的。下頜的移動就靠咀嚼食物來鍛煉的。
(三)影響牙齒排列
進食咀嚼的動作不僅可以鍛煉咀嚼肌的力量,還有助于頜骨的生長發育。如果長期食用細軟食物,頜骨的生長也會受到限制。牙齒是長在頜骨上的,如果頜骨發育不完全,就意味著能容納牙齒的空間不足夠,導致牙需要和別的牙擠在一起,也就是我們說的“牙齒排列不齊”。
(四)視力影響視力
只吃軟飯,也會讓視力得不到鍛煉的,因為臉部的肌肉得不到鍛煉,就不發達,無法支撐住這些力氣,就會造成了視力的影響,面部肌肉減弱,無法很好地起到了調節的效果。
(五)影響智力發育。
只吃軟的食物,對大腦得不到刺激,也會讓咀嚼運動導致的血液無法回到大腦處,從而無法促進大腦的智力發育。
(六)影響自信心建立
如果經常吃軟的食物,孩子的咀嚼肌得不到鍛煉,就會讓孩子的面部的肌肉缺乏了力量,也會讓孩子的咀嚼的功能越來越弱,牙齒和口腔處的一些肌肉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就會有萎縮,甚至是發育不全等問題出現咀嚼不好、吃得慢到了幼兒園經常扒冷飯、吃不飽,眼睜睜看到別的小朋友吃好了外出玩了,自己還在吃飯,不能一起玩耍影響自信心建立。
二,孩子在什么時候吃硬食好
(一)食物軟硬度分級表
分級
食物名稱
一級(硬)
生胡蘿卜、甘蔗、核桃、開心果、杏仁、榛子等
二級(較硬)
生芹菜、生黃瓜、蘋果、梨、餅干、瓜子、板栗、排骨、玉米、燒餅
三級(較軟)
面條、米飯、窩頭、饅頭、熟紅薯、熟山藥、熟南瓜、熟冬瓜、綠葉蔬菜
四級(軟)
粥、果泥、去皮香蕉、去皮去籽西瓜肉,熟茄子
(二)吃硬食時期
1、換牙前:
乳牙列階段要保持顱骨和牙弓正常發育
“乳牙列階段(6個月~6歲):從乳牙開始萌出到恒牙萌出之前,稱為乳牙列階段。乳牙是幼兒的咀嚼器官,咀嚼功能的刺激,可以促進頜骨和牙弓的發育。保持顱骨和牙弓正常發育是使恒牙能夠正常排列的一個條件。充分地咀嚼,不僅可以將固體食物嚼碎,而且反射性地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這一階段要特別注意維護乳牙的健康完好。
認為乳牙是暫時牙,將來要替換而不重視乳牙的保護是錯誤的。加強口腔衛生的宣傳教育,使家長了解保護乳牙的重要性是非常必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孩子在換牙之前,就應該經常咬一些硬的食物如(生芹菜、生黃瓜、蘋果、梨、餅干、瓜子、板栗、排骨、燒餅),保持對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時脫落。
2、換牙時:
孩子換牙時,乳牙松動,此時應該多吃一些硬食硌掉乳牙,避免引起乳牙滯留、遲脫,甚至產生“雙層牙”。
3、換牙后:
新牙齒萌發出后,多咀嚼硬食能夠充分鍛煉口腔肌肉功能,幫助孩子長出一口好牙。
三,怎樣訓練孩子咀嚼能力
(一).從添加輔食開始,就要有意識將食材的性狀從細軟、到粗顆粒、到煮得比較爛的塊狀這個過程過渡。我們只有提供合適的食物,孩子才能鍛煉咀嚼。
(二)添加新的食物時,需要評估一下孩子現有的咀嚼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比如孩子現在只能喝粥的,那就提供煮得爛一點的塊狀食物;已經可以吃比較爛的塊狀食物的,那就提供正常軟硬程度的塊狀食物;可以吃正常塊狀食物的了,那就隔三岔五加入一些粗糧或者高纖維的蔬菜水果讓孩子啃啃。一般最晚2歲,需要將孩子的飲食過渡到成人飲食。
(三)各個時期咀嚼能力培養與方法
1.6個月咀嚼能力培養與方法
①6個月的孩子,一般從強化鐵米粉開始,喂孩子時先將食物放到孩子舌頭上,孩子通過舌頭的攪拌和前后蠕動配合做出吸吮和吞咽的動作,從而逐步適應吞咽。當孩子能吞咽糊狀食物后,逐漸加入泥狀食物如香蕉泥、蘋果泥、肝泥、去皮香蕉、去皮去籽西瓜肉,熟茄子等等。
②適合的食物:半流質的蔬菜泥、果泥、米糊等。
2.7~9個月咀嚼能力培養重點與方法
①.輔食的質地更濃稠種類盡可能多樣化。準備需要反復咀嚼的食物,如面包片、等以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促進乳牙的萌發。如果孩子已經出牙,可嘗試讓孩子自己用手拿著食物吃,例如磨牙餅干,生芹菜、生黃瓜、蘋果、梨、餅干、瓜子、板栗、排骨、玉米、燒餅等。
②.喂養時可給孩子示范具體的咀嚼動作,也可以提醒孩子用牙齒咬食物
③.7~9個月適合的食物:面包片、小餅干、黏稠、粗顆粒的菜泥、豆腐碎、碎果粒。
3.10~12個月咀嚼能力培養重點與方法
①.10-12月孩子的輔食種類更豐富,可以把孩子的輔食做成小碎塊,比如土豆丁、香菇丁,冬瓜丁、胡蘿卜條等,為了進一步培養孩子自己進食的能力,可以準備防水圍兜、小勺讓孩子自己舀食物吃。這個過程不僅能增加孩子對吃飯的興趣,同時還能訓練孩子手眼協調能力及自理能力。
②.10~12個月適合的食物:軟爛、小碎塊的食物,比如面條、小餃子、肉末米飯、窩頭、饅頭、熟紅薯、熟南瓜、熟冬瓜、綠葉蔬菜,蘋果片,梨子片,胡蘿卜條等。
4.1歲以上咀嚼能力培養重點與方法
孩子開始向成人食物過渡了,包子、餃子各種食物都可以吃了,家長不僅要為孩子做豆腐、茄子、西紅柿等軟軟的菜肴,一些看起來更硬一些的食物,比如西蘭花、蘿卜、黃瓜、芹菜、等等都可以加入到孩子的食譜中了。更多硬質些的水果,比如蘋果、梨、桃子等等,可以洗凈后直接讓孩子啃咬,可以挑特別嫩的玉米棒,煮熟后一按水水的那種,給寶寶啃吃一小段,因為玉米里有很多的營養,他如果不消化就會原樣拉出來了,所以不用擔心對寶寶胃口有影響。鍛煉孩子牙齒,讓孩子的小牙長得更整齊。
四 、孩子訓練吃硬度食物的注意事項
(一)首先要循序漸進選擇食材
1.由較硬的食物如生芹菜、生黃瓜、蘋果、梨、餅干、瓜子、板栗、排骨、玉米、燒餅,到?硬的生胡蘿卜、甘蔗、核桃、開心果、杏仁、榛子等食物。
2.吃時大人一定要注意加工方法同時看著進行,防止誤吞。當誤吞要有應急措施。如海姆立克急救法。
(二)出現干嘔不要怕?讓孩子自己吐出來
有的孩子吃粗一點的食物就會出現干嘔這是自我保護機制中的吞咽反射。當他們感覺無法吞咽下某個食物,身體的吞咽反射就會被激發,然后就會出現干嘔來保護自己。
當孩子出現干嘔,反而是告訴我們,孩子是安全的,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她的咀嚼能力的確需要鍛煉,這是學習吃飯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就像學走路一定會摔跤,學咀嚼就一定會出現干嘔。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不要大驚小怪,讓孩子自己吐出來。同時,也不要因此而放棄給孩子提供粗硬食物,過度保護是不利于學習進食的。
希望本文通過對長期只吃軟食對牙齒的危害、孩子在什么時候吃硬食好、怎樣訓練孩子咀嚼能力、孩子訓練吃硬食物的注意事項四方面的知識的講解能夠幫助到需要的朋友哦。
參考資料:口腔醫學和醫學營養學,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該文章對您及您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幫助,歡迎關注和轉發,讓每一位朋友知曉《長牙期和換牙期孩子吃軟食的危害與吃硬食物時期和訓練方法注意事項》潛心科普,忠告所有人少走彎路,避免悲劇,這是營養之路堅持至今的初心,希望能幫助更多人。閱讀后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