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要先分解成肽、氨基酸才能被身體吸收。
吸收后重新組合,組成人體各組織器官需要的蛋白質——并不一定合成為膠原蛋白。
即使合成為膠原蛋白,也不會受你的主觀愿望支配補在臉上。
除了膠原蛋白,其他營養元素,比如維生素A、C、D、E、銅、硒等也會直接影響皮膚的狀態。
一句話:好好吃飯!
@哦吼吼
青汁,跟抹茶粉沒差多少
青汁的原料主要是大麥苗,它含的那些營養成分在植物,尤其是綠色蔬菜中都不少。
因為是粉末,分量輕,按每100g計算時,它的膳食纖維就顯得格外豐富。
青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對于吃肉多、吃菜少的人來說,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確實有利健康。
至于排毒養顏、治療三高之類的,并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
同樣是綠的,干嘛不直接吃蔬菜。
@原滾滾
我媽,非要買一百多一瓶的維c,咋說都不聽
兩者的有效成分都是化學合成的抗壞血酸(維生素C的化學結構),營養功效差不多,從功能上來說沒啥本質區別。
折合下來幾分錢一片的藥用維C不香么?當然,不差錢可以買貴的。
注意維C總量,不要超過的每日攝入上限就好。
最靠譜的還是食補,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keyho
懷孕時想要增加營養,買了好多燕窩,即食免煮,還挺貴。還有德國的植物鐵劑等等。后來醫院檢查發現,還是缺鐵以及有點缺鈣。醫生說,買牛肉買蝦來吃好得多,缺鐵吃豬肝。
燕窩的蛋白質含量是60%,確實高蛋白;但一次吃4~5g燕窩,提取的蛋白質還達不到1g。關鍵是,還不是優!質!蛋!白!
至于燕窩酸嘛,也不是燕窩獨有的成分,母乳、雞蛋中都有。一碗燕窩(按2g干燕窩計算),大約含200mg燕窩酸。
一個中等雞蛋(50g),有6克多優質蛋白、的燕窩酸。
上文提到的植物鐵劑,不完全算智商稅。
它的主要優勢是不容易引起胃腸道不適。但也還有其他一些化合物鐵劑對腸胃刺激也比較小。
補鐵首選食補。食補不夠或貧血很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補劑。
德國某品牌鐵元,每瓶500ml,130元左右,每100ml含鐵元素81.75mg。
醫院里開的某款富馬酸亞鐵顆粒,一盒14袋15元。
相信大家都會算賬吧~
@匿名讀者
阿膠是智商稅嗎?
關于阿膠的用途,由于對中醫知識了解甚少,所以不妄加評論。
大部分貧血是缺鐵造成的。阿膠的鐵含量不高,還是吃紅肉、肝臟或者動物血,補鐵效率更高。
另外,很多號稱阿膠的其實只是含有阿膠成分的零食,實際上糖多,阿膠少,吃胖了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哉久-
吃魚油,是不是不如直接吃魚?
不完全是智商稅,合適的人吃對了正確的魚油,還是可能有用的。
魚油中起到保健作用的主要DHA和EPA這兩種多不飽和脂肪酸。
孕婦、嬰幼兒和青少年需要補充DHA,可以選DHA比例更高的魚油,或者藻油。
而有高脂血癥、脂肪肝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可能更需要EPA比例更高的、高濃縮魚油。
不過,服用魚油的長期效果究竟如何,一直無法下定論。
最安全也最佳的方法,當然是吃富含Omega-3食物,比如深海魚。
@ccccc
珍珠美白
珍珠粉,是珍珠表面珍珠質磨成的粉末,主要成分是碳酸鈣(90%以上),是一些鈣片的主要成分。
剩余的是少量角質蛋白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也沒什么美容養顏的作用。
美白首先還是要做好防曬。
另外可以每天喝點胡蘿卜汁(當然得是沒有兌水、沒有加糖的純胡蘿卜汁)
@陳小安
好多媽媽給孩子吃乳鈣,據說補鈣效果特別好
乳鈣,就是乳礦物鹽,也叫羥基磷酸鈣,主要是從牛乳或羊乳中提取的。除了鈣之外,還含有較多雜質成分,鈣含量一般較低。
但人家說,我們吸收率好:“是碳酸鈣的2.15倍、貝殼鈣的5.5倍、檸檬酸鈣的2.5倍”。
一粒78mg鈣,而碳酸鈣一粒可以有250mg
瞎扯!
乳鈣口味較好,有種吃奶片的感覺;但論吸收率,根本沒那么大的差別。
退一萬步講,即使有差別,純的羥基磷酸鈣的吸收率,也不等于有較多雜質的乳鈣產品的吸收率,實際效果還未可知呢~
多喝點牛奶就好啦,注意同時補充點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
@匿名讀者:
無糖大米,淘寶上說糖尿病人吃的。
大米本來也不含“單糖”,何來“無糖大米”之說?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一種多糖)。但不管是單糖、雙糖還是多糖,碳水化合物的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不存在可以放開吃的操作方法。
再說了,無糖食物一般是不添加蔗糖,并不代表沒有其他類型的糖存在。
不如吃雜糧飯,價格優惠,營養還更好。
@鑫鑫
買了低糖電飯煲,大家笑我交了智商稅。
市面上的低糖電飯煲,主要就是瀝米飯。
簡而言之,就是先把米飯用大火煮沸,然后將米和米湯分離,再用蒸的方式將半熟的米飯煮熟,從而到達米飯中淀粉量下降,總糖量下降的目的。
糖分少了,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意義。
低糖不等于無糖,用低糖電飯煲的效果遠不如把白米和其他雜糧(燕麥、紅豆)搭配吃更明顯。
而且很多人表示,用低糖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不好吃!
發現了沒,以上“智商稅”產品,其實都有更便捷、更便宜的替代方式。
為什么又貴又“無用”的“智商稅”產品依然擁有廣大市場,恐怕更多的還是抓住了懶人們的心理吧(說明交的錢還不夠多)~~~
說到底,均衡飲食才是王道。
吃好睡好運動好,才是真正的養生!
編輯 | 火龍果
設計 | 柚子
?
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
簽約賬號食栗派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由于公眾號調整了推送機制,為了避免我們失聯,把食栗派設為星標,或者每次看完點個「贊」/「在看」吧~也可以把我們的推送分享到你的朋友圈或微信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