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了好幾年,不吃西紅柿后好了
我的上肢持續疼了好幾年,后來疼痛蔓延到了手部: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靜坐還是活動,都莫名的疼痛。
我感覺自己沒有握力,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手指,醫生的診斷書上只有模糊的術語:“上肢節段性功能障礙”。
一年來,我嘗試了許多治療方法:脊椎按摩、針灸、按摩……都沒有任何幫助。
→初次嘗試不吃茄科植物
我在網上讀到 博士的書《Pain Free in Six Weeks》(6周內不再疼痛),作者自己通過調整飲食、避免化學藥品、以及解決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癥從慢性疼痛中解脫。
圖片來源
書中,她提到:茄屬植物中的一些天然化學物質,會讓人產生嚴重的炎癥反應。
于是我開始思考,發現有些時候吃錯食物,確實會讓我感到不舒服:頭暈、惡心、疲倦等等。
但是,這些和我的手抖、不受控制有關系嗎?
我開始回憶自己的飲食,到底是什么食物讓我覺得難受?后來我發現我確實會吃一些西紅柿、土豆等茄科食物。
但我并沒有覺得這就是問題所在,直到我真正開始將100%的茄科食物排除。
我非常小心,買東西也開始閱讀配料表,不碰一切和番茄、土豆、甜椒、辣椒、茄子等茄科植物有關的食物。
“ 辣椒(粉)、咖喱、香料、調味劑、淀粉 ” 配料表里有這些添加物的食物我也不會買,盡可能在家吃飯。
→一周后,我的全身疼痛改善了
這樣進行了一周后,我的右手食指得到了改善:疼痛減輕,功能增強,寫字的時候不會有鉆心的疼了,這對于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三周后,我發現我的全身疼痛(肌肉和關節痛)也有所改善。
我之前早上醒來,總感覺頭暈不清醒,渾身像是被人用棍子打了一頓一樣。
圖片來源
現在這些感覺沒有了,終于恢復正常了,我覺得,讓我狀態不佳、上肢疼痛以及影響我手指活動的罪魁禍首,就是茄科植物!
→重新評估自己的飲食,發現問題
雖然,我以前也沒有大量吃這類食物,但我發現,很多加工食品中都有。
我記得之前我每天都會吃莎莎醬(一種墨西哥醬料,主要是打碎的牛油果、番茄、辣椒)。
我之前也吃漢堡,里面會放墨西哥辣椒。
我每周都會去超市熟食區買當時所認為的 “健康” 便當:藜麥、通心粉、蔬菜、沙拉、豆腐、意大利面……
但是,我發現所有健康熟食便當,都加了茄科調料(西紅柿、茄子、辣椒醬)!原來我不經意間吃了很多茄科食物。
現在,我盡可能地去吃無添加、簡單新鮮的食物。避免添加劑也讓我感覺整個人狀況好了很多。
無茄科飲食,在3周內減輕了我的痛苦,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我的故事了解到茄科植物中的天然毒素可以有巨大的威力,給人造成巨大的痛苦。
西紅柿的微毒物質,對很多人都不友好
很多人會覺得,我吃了一輩子的西紅柿,為什么沒有什么感覺。
其實,這些毒素需要慢慢積累,可能到老年才會出現問題,有些人天生就不錯
→植物的“自我保護”
西紅柿,和其他幾種茄科植物一樣,對于人類來說,其實是屬于很新的食物種類。
哥倫布大交換時,歐洲人抵達美洲新大陸,才將這些食物帶回自己的國家,我們人類之前不吃這些食物的。
圖片來源
像番茄、土豆這些茄科以及豆科(花生、腰果等)還有南瓜屬(南瓜、西葫蘆等)這些食物,是后來才引進到亞洲的。
這些食物含有一些天然的毒素,在美洲的時候,被稱為狼桃(the wolf peach)。
我們的身體、腸道、免疫系統可能對它們還沒有建立好足夠的抵抗力。
植物會自我保護,分泌化學物質去擊退捕食者。
那么,西紅柿中到底有哪些物質,是如何 “攻擊” 我們的身體的呢?
→生物堿
生物堿是有毒的,食物中常見的生物堿有:茄堿(綠色土豆中含量很高)、尼古丁(茄科中含少量)和辣椒素(使辣椒發熱的化學物質)。
西紅柿中的生物堿,能夠保護它免受害蟲和霉菌的侵害,多存在于莖葉中,我們比昆蟲大很多,吃進去的量也很少,所以平時不會注意到。
健康的腸道會處理掉生物堿,但腸道受損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生物堿可以加劇免疫反應,這個時候如果你本身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很危險了。
生物堿會對腸道造成刺激:殺死腸道細胞,造成腸漏,從而引發自體免疫反應。
圖片來源
→凝集素
凝集素()也是植物的重要武器,我們經常聽過的麩質,就是凝集素的一種。
凝集素是一種黏性蛋白,主要會與生物體中的糖分子結合,干擾細胞間信息傳遞、引起炎癥反應。
茄科的凝集素,會導致與生物堿相同的消化不良、腸漏綜合征以及慢性炎癥。
人體會將凝集素分子標記為有害抗原或外來顆粒,從而產生免疫反應。
免疫系統會攻擊凝集素附著的組織,一旦免疫系統發生這種敏化作用,當人們食用含有大量凝集素的食物時,身體也會高度發炎。
→導致鈣化,提高骨關節炎,冠狀動脈鈣化風險
茄科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骨化三醇(),這是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
我們可以通過日常曬太陽,或者從食物以及補劑中獲取維生素D3。
在肝臟中,維生素D3被轉化為骨化二醇();之后,在腎臟中,骨化二醇被轉化為骨化三醇。
骨化三醇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激素,它能夠告訴腸道去吸收食物中的鈣,維持健康的骨密度。
但是,如果我們直接從茄科中攝入大量的骨化三醇,繞過了腎臟的調控機制,就有可能出現高血鈣癥。
我們的身體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于是它會迅速將多余的鈣沉淀到軟組織中,時間長了,多余的鈣就會慢慢地堆積在我們的肌腱、韌帶、軟骨,甚至是心血管組織、腎臟以及皮膚等軟組織中。
所以說,有些時候,骨關節炎也可能是因為過度鈣化導致的,而血管中的鈣化,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冠狀動脈疾病。
過量吃西紅柿的潛在危害
一般適量吃西紅柿沒有問題,但是很多人反饋吃了西紅柿不太舒服,特別是在大量吃西紅柿之后,比如說胃難受,拉肚子等等。
為什么呢?西紅柿吃太多,可能導致什么問題呢?
→腹瀉
生的西紅柿中可能會攜帶沙門氏菌,導致腹瀉,如果你是腸道易感人群,最好不要生吃。
圖片來源
→腎臟結石
西紅柿中富含草酸鹽和鈣,如果攝入過多的話,這些營養素就不容易分解,在體內積聚,導致腎結石的形成。
→關節疼痛
西紅柿中的茄堿和組胺,會讓鈣滯留在我們的體內組織中,導致關節腫脹。
在運動時,引起疼痛,進行日常活動都困難,在極端情況下,過量食用西紅柿可能會促進關節炎。
→皮膚過敏反應
之前提到的西紅柿中的組胺是引起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一般會在食用西紅柿后立即發生。
比如:咳嗽、打噴嚏、濕疹、蕁麻疹、皮膚反應、咽喉發炎、面部/口腔/舌頭腫脹等。
→引發痛風
國外有研究發現,西紅柿竟然是痛風的誘因。
研究人員對2051名新西蘭痛風病人進行了調查,有71%報告說有一種或多種食物觸發因素,有20%的西紅柿被列為誘因。
其背后的原理還不太清楚,可能和身體的免疫反應也有關系。
關鍵的瘦龍說
對于愛吃西紅柿的小伙伴,今天的文章,可能會讓你感到有些開心。
如果你吃了沒有什么感覺,可以繼續吃,如果你吃了不舒服,有不明原因的過敏、疼痛反應,或者有自體免疫性疾病,盡量少吃,有些人真的不能吃。
如果你很愛吃西紅柿,盡量煮熟吃,多煮一會更安全,盡量不要生吃,或者只是稍微翻炒幾下就出鍋。
我看到很多減肥的女生,晚餐幾斤幾斤的吃西紅柿,短期沒有問題,時間長了這真的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
現在,西紅柿在餐桌上非常普遍,會出現在各種涼菜、熱菜、湯羹、醬料中。
也許你不明原因的頭痛、無力,就是源于你每天都會吃的蕃茄醬。
有些人吃薯條蘸番茄醬上癮,土豆和番茄,是最常見的茄科食物,多吃很不利于健康。
圖片來源 Gifer
大家可以試著做食物日記,記錄自己平時吃的食物,如果發現西紅柿、土豆、甜椒、辣椒、茄子等茄科植物經常出現,試著一周不吃,看看身體有什么變化。
一定要記住,某些植物毒素導致的身體不適,吃藥是無效的,一定要通過飲食來改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