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如果患者存在步態異常的話,會顯著限制他們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繼而限制其功能獨立性。因此,在很多腦卒中的康復項目中,恢復步態是一項重要的目標。在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很多專業人員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找到一個理想的刺激來最大程度的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重組和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情況。
既往文獻提示任務特異性的訓練和同一任務的重復訓練能更有效地促進功能恢復,而跑臺訓練能孤立的針對步態中的某些組成部分進行訓練如下肢力量訓練、負重訓練和平衡訓練等,因此與傳統的康復方法相比,斜板訓練的療效更佳。
基于任務特異性訓練的理念,應用跑臺訓練在康復機構中的應用越加流行。在本文中,部分減重支撐系統和跑臺結合從而可以在減少下肢負重的情況下促進下肢的活動。
為了分析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傾斜跑臺訓練對步態特征的影響,來自于巴西Rio do Norte聯邦大學的Gama等設計了相關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發表在《Am J Phys Med 》2014年10月的在線期刊上。
本研究為隨機、單盲對照研究,研究納入了2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研究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一組為對照組,治療方案為在沒有傾斜的情況下進行部分減重跑臺步態訓練,另一組為實驗組,治療方案為在傾斜10°的情況下進行部分減重跑臺訓練。所有的受試者都接受功能獨立性、運動功能、平衡和步態評估,評估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入組時,第二次則在訓練12次時進行。
在訓練之后,兩組受試者的平衡功能、運動功能和功能獨立性都得到了顯著改善。研究者觀察到了兩組之間存在時空特征上的差異,實驗組的受試者在訓練后出現了步行速度和偏癱側步長的顯著改善。角度相關變量在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與不能傾斜的跑臺訓練相比,傾斜跑臺步態訓練能更有效的改善步行速度和患側的步長。在傾斜的跑臺上進行步態訓練之后,腦卒中患者的步行速度增加,偏癱側步長更長,產生上述結果的原因或許是在擺動相的時候,被動回縮現象減少以及髖關節過度屈曲從而改善了足廓清,之后則在擺動相終末的時候大腿快速回縮從而帶來下肢被動伸展。當在傾斜的斜面上步行時,腦卒中患者能更早的觸地。
本研究結果指出,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增加跑臺的傾斜角度能增強部分減重跑臺步態訓練的療效。
查看信源地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