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人體的生理代謝也會發生變化,很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癥狀,特別是腸胃很容易受損,易發生各種消化道疾病。
營養學專家表示,秋季養生,少不了薯芋類。一方面其能補中氣、強身體;另一方面作為主食還能預防肥胖。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秋季適宜吃哪些薯芋類~
一提及薯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紫薯、紅薯,但其實,除此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
01
山藥:“護胃大使”
藥食同源的山藥歷來被醫家推為“上品”。中醫認為山藥有健脾祛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等功效,是久病體虛群體的食補佳品;
而現代醫學表明,山藥含有的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多糖類物質能修復損傷的免疫細胞,改善體質;膽堿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大腦記憶力;酶成分能夠調理胃部的消化能力,緩解胃虛癥狀……
山藥進補,食用方法有講究
對于想要通過山藥健益脾胃的人而言,若直接吃山藥,因本身消化吸收能力差,其中有效成分的吸收率會降低,補益效果會差一點;而若烹飪方法不對,山藥中的營養損失則多了。
因此,建議把鮮山藥做成山藥粉,早餐時沖泡著喝;或者蒸熟,加適量牛奶、蜂蜜和水打成汁,兩種方法都更容易吸收。
四步挑選好山藥
山藥分為很多種,脆山藥水分足,入菜最好;而營養功效則是懷山藥為上乘。如何辨別,可以看以下四方面:
①外觀:細長、彎曲;表皮顏色略深,毛眼大、毛刺長;根莖有鐵紅色斑痕;
②重量:單支重量一般不超過250g;
③肉質:肉質硬、粉性足,斷面細膩,呈瓷白色,黏液少;
④口感:口感干膩,面而微甜,久煮不爛。
這幾類人群適當少吃
①山藥中含有的粘液蛋白屬于一種過敏原,過敏性體質的人和孩童最好不吃,以免出現過敏現象。
②山藥中淀粉量較高,易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人要少吃,并且在吃山藥時要減少主食量。
02
馬鈴薯:“減肥幫手”
土豆素有“地下蘋果”之稱,其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此外,土豆中所含的淀粉是“抗性淀粉”,飽腹感強,升糖速度慢,消化速度慢,還能促進排便,有利于體重、血糖的控制。
蒸煮更理想,塊大更營養
①蒸煮是最理想的烹飪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土豆的營養;而煮熟后放涼,抗性淀粉則更充足。
②土豆越完整,其營養損失就越少,因此,在加工過程中要盡量保證土豆的完整性,斷面越少,營養素流失越少。
吃土豆的注意事項
①發芽土豆不要吃:土豆很容易發芽產生生物堿毒素,食用后可引發中毒。
②脾胃不好、有腸胃疾病的人也要適當少吃,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纖維素,食用過多,容易產生氣體,引起腹脹、腹痛。
③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量,雖然土豆中含有抗性淀粉,但也會升高血糖,吃土豆時建議代替部分主食,控制好量,更有助于控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