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給寶寶用安撫奶嘴,這一直是很能引起爭議的話題。因為在有的家庭就完全不認為安撫奶嘴是好東西。并且在年長一輩的人眼里,安撫奶嘴并沒有什么用,不過也的確有的孩子很受用用安撫奶嘴去安撫,那么就叫安撫物要不要給孩子用呢,八寶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分析。
寶寶的手指、安撫奶嘴、安撫巾、毛毯、玩具等,所有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能讓他平靜下來的的東西,都是安撫物。
到底要不要給寶寶用安撫物?會不會上癮很難戒?對寶寶的身理和心理會不會有影響?什么安撫物最合適?我們今天好好來聊一聊。
要不要給娃用,就看這一點
看你自己。
據統計,初生的寶寶平均每天要哭3個小時,4個月后會少點,但哭個把小時也是有的。寶寶哭有很多理由,部分是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了哭,比如餓了,尿了,便了,冷了,熱了;還有一種只能靠安撫來解決,比如,突然受到什么刺激引發新生兒無條件反射中的摩羅反射(出生4個月后會消失)時,還有比如分離焦慮了,寶寶也會哭。
所以,假如你有足夠的自信、耐性、時間、足夠的帶娃套路,可以搞定你家寶貝,那你就是娃最好的安撫神器。
但大多數情況是,我們不可能隨時陪在娃身邊,也不可能一直精神耐心滿滿。這時候選擇一樣適合寶寶的安撫物就太重要了!
瓜瓜1歲多的時候,在國外定居的好友回來時送了我們一只安撫兔,我當時并不知道它是“安撫娃娃”,只以為是一只“質量好好”的毛絨玩具,但是夜里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本來經常夜醒求抱抱的瓜瓜又開始哭,但是他摸到他的小兔子以后,往懷里一摟,居然抽泣了幾下就睡著了……
會不會影響孩子獨立?
不會。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他們幼年時期的安撫玩具有強烈的依賴感。在寶寶小的時候,安撫玩具的存在幫助寶寶抵抗了很多負面情緒,比如驚恐,孤獨,不適等。
它能幫助孩子成長、獨立。從心理學上說,安撫巾就是寶寶的過渡性客體。
因為在寶寶出生的前三、四月,他完全依賴我們的照顧生存。這種依賴是如此徹底,以致于他產生了一種“主觀的全能感”,覺得“我就是全世界。我餓了,哭一哭就有奶了;躺煩了,哭一哭就有人抱了。”但是,慢慢地,他發現,原來和那個溫暖的懷抱都不屬于他,有時候要大哭大叫一會兒,和懷抱才會從廚房急忙忙趕過來。這種世界不受控制的感覺,真的太讓人著急了。
而安撫物的出現,讓寶寶體會到了“就像媽媽在身邊時的安全、溫暖、滿足和快樂。”,開心了就咿咿呀呀地和它分享些什么,不開心了就抓來啃一啃搖一搖,它就是寶寶的第一個“非我”的過渡空間——它不屬于寶寶,但它又存在于他自己創造出來的那個世界。
在那里,寶寶找到內在的安全感,逐步獨立。而且,在說、抓、啃、咬、揉之中,寶寶還學會了自我安撫和情緒管理。這些對寶寶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不過,每個階段給寶寶用什么安撫物,都是有講究的,用對了就是哄娃神器,用錯了,養成不好的習慣,那也挺麻煩的。我們一樣一樣來說。
會養成哪些不好的習慣
一.寶寶的手指
經常會聽到媽媽在愁,寶寶老愛吃手指了,這邊給他拿掉,一轉頭又吃上了,真擔心皮都被啃掉!
寶寶10個月前,吸手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學習,因為嘴唇和舌頭是寶寶最先開始發育的器官,他是用嘴來認識世界的,所以,在0-10月階段,吸手指,是寶寶的一個探索、學習行為,這不僅能夠緩解他的饑餓感,還會激活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保持心情的輕松和愉悅。
另外,根據弗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0-1歲是寶寶的口唇期,寶寶從吮吸等口腔刺激中獲得滿足和快樂。如果這個時候,媽媽不給寶寶吸手指,可能會留下一些后遺性的不良影響,長大后可能會形成“口腔性格”,具體表現為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悲觀、潔癖等等。
但是,如果1歲后寶寶吸手指還是很頻繁,媽媽還是要注意,畢竟吃手不是很衛生。建議在寶寶出生1個月后就進行引導,給他用安撫奶嘴或者安撫巾會比較好一些。
為什么要用安撫奶嘴或者安撫巾替代呢?說白了,寶寶的小手、安撫奶嘴、安撫巾都是媽媽的替代品。不讓吃手,主要也是考慮到衛生問題,而安撫奶嘴和安撫巾,一般都是采用可食用的材質,而且也可以高溫消毒的,而且也比較小件,方便隨身攜帶。
二.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在國外真的太普遍,娃哭鬧的時候一塞,世界瞬間清靜了。而且新生兒用安撫奶嘴,還有助于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癥(SIDS)的風險(因為用奶嘴,就不好趴著睡了)。
但是不是所有寶寶都能接受安撫奶嘴的,瓜瓜就不怎么喜歡用。
1引入安撫奶嘴,是有套路的:
1、寶寶出生1個月后。如果你是母乳喂養,那么在寶寶學會喝你的之前,就不要給他用,因為太早用了,容易讓寶寶混淆,不利于母乳喂養。
2、第一次,先在寶寶含著內內昏昏欲睡的時候試,吃飽喝足了心情好,用起來也順利一些。不建議在寶寶肚子餓或者生氣的時候試,這樣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說,安撫奶嘴不是用來讓寶寶餓了也不哭的。
3、如果寶寶不接受,放進去就用小舌頭去推出來,那么可以輕輕地往外拉一點,這樣可以刺激他去含住奶嘴。千萬不要直接塞進去哦,那寶寶可能會吐出來。
4、如果寶寶還不喜歡,那就過會兒等他心情美美的時候再試,或者沾點試試。
2注意!這樣用安撫奶嘴,會出事
使用安撫奶嘴的時間不要太長,最好能在寶寶10個月~1歲前停止使用。安撫奶嘴用不好(使用時間超過1歲、每天應用過頻、安撫奶嘴選擇不當等),也有很多負面影響,包括:影響牙齒健康(出牙慢、牙齒不齊、蛀牙)、增加口腔內念珠菌感染、消化不良、長期使用造成咬合不正,提高中耳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等。
3怎么戒安撫奶嘴?兩個最好時機要抓住
慢慢來,你的孩子對奶嘴已經有了依戀,放棄它可能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
1、選最好的時機,這很重要。
——寶寶3~4個月。正是先天性吸吮反射自然削弱時期,這時如果逐漸不給寶寶安撫奶嘴,就很容易戒除安撫奶嘴。
——寶寶6~9個月。這是寶寶坐、爬、站大運動技能的獲得階段,他感覺到越來越棒了,可以靠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這種運動技能和控制能力給了他很大的滿足感,這個時候也很容易主動戒掉安撫奶嘴。
2、用各種好吃好玩的分散注意力。比如帶去戶外玩一天,當寶寶找安撫奶嘴的時候,就告訴他“好的,等一下哦”,然后,馬上引導他去繼續另一個活動。
3、給寶寶一個學習的榜樣,可以是愛冒險的朵拉,可以是隔壁什么都會的哥哥姐姐。告訴寶寶,“大姐姐大哥哥們都不用了哦”。
4、幫助他們找到其他自我安慰的方法,比如一只安撫娃娃(下面我們具體講)。
5、國外育兒網站說也可以強制戒掉。
這會讓你的孩子不安幾天,可能他們一個禮拜都會討厭你,但是過后他們就不會記得這事了。你就再也不用煩這事了,這對年幼的孩子是最有效的辦法,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還不理解獎勵制度。
三.安撫娃娃
在所有的安撫物里面,我最推薦的是安撫娃娃(安撫巾)。它是用特殊的透氣性布料制成的,手感好,不掉毛,耐水洗,有的安撫巾就是一塊縫接好的布料,有的安撫巾還會與一個同種布料制成、不含小零件的娃娃連在一起。
1 它最大的的優點是——沒有副作用,也不用特意去戒。
像安撫娃娃這樣的小物件,其實是寶寶將來自媽媽的愛和安全感內化成在它們上面,這是有助于寶寶安全感建立的。當寶寶接受安撫巾后,對安撫巾建立起來的依戀,有助于寶寶學習,建立他和別人、物之間深層次的依附關系。而等他的內心強大到能管理好情緒和化解壓力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就戒掉安撫玩具了。
就像《西爾斯親密育兒》里說的:
The most I've ever seen are those who are not from any or of their time. Allow her the of her soft . Don't worry; she is to drag it down the aisle on her day.
我見過的安全感最強的孩子們,在他們認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前,都有他們內心所依附的物或人。讓孩子們擁有他們柔軟的朋友吧。別擔心,在她出嫁的那天,她不太可能帶著它走過婚禮的殿堂。
美國兒科協會也指出,寶寶在9個月左右會產生分離焦慮,爸媽要幫助寶寶去發現一個“移情物”,讓寶寶自然度過這個階段。
瓜瓜用安撫兔子后,那個一定要抱奶瓶/拍背唱歌/摸你頭發/捏被角千哄萬哄才肯睡的娃,居然睡地更踏實了,而且就連接覺變得好簡單。
后來,這只小兔它就像孩子安全、柔軟、溫暖又隨叫隨到的小伙伴,陪伴瓜瓜對抗焦慮、害怕和寂寞。有段時間瓜爸出差了,瓜奶奶又回老家,我一個人帶瓜瓜,可能是因為不習慣,平時非常漢子的瓜瓜變得特別黏人,真的是連泡奶、上衛生間都要抱著,但現在,如果就我們倆在家,我又忙到沒空搭理他,他經常會把小兔子擺出來,一起搭積木,甚至一本正經地讀繪本編故事給它聽,就像朋友間相處一樣。
真的是太神奇了,真的無法想象這么一個小東西,居然會這樣持續地影響到他,是他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份。
2 什么時候用?居然是從孕期就開始……
寶寶一出生就可以開始用,5歲也可以,不過等5歲再用,就只能當玩具玩了。
歐美國家的媽媽幾乎是人手好幾條安撫巾或者好幾個安撫娃娃一般是在懷孕的時候就會備著,貼身帶著,這樣安撫巾上就有“孕味”。新生兒的視覺、聽覺都沒有發育完全,但他們的嗅覺是非常靈敏的,安撫巾上的熟悉的“孕味”,能夠緩解他們初到這個世界的不安。
3 還有一些重要的Tips!
1、不用刻意讓寶寶去拿安撫娃娃或者安撫巾,只要把它放到寶寶的世界里就好。比如,假裝讓安撫巾來給寶寶讀睡前繪本、唱歌;另外,新生兒有抓握反射,放寶寶手心讓他抓一抓也可以。
2、開始時,寶寶可能會是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但不久后,就會下意識的抓它、抱它、啃它……直到最后,去哪兒都要帶著。這個過程可能就幾天,也有可能要兩三月。寶寶一旦對安撫娃娃產生依戀,使用周期比奶嘴長很多。
3. 安撫巾對寶寶的睡眠幫助很大,我們也可以在娃睡覺前形成一套固定的睡眠儀式,這對娃的睡眠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他也感受到了滿滿的安全感。與此同時,這也會一定程度上幫助寶寶學會自己接覺。
4、就不能用其他東西代替嗎,或者自己找個布弄點棉做一個?最好不要!除非你能確保:布料可多次清洗、透氣可呼吸、不掉毛、小且柔軟、不帶任何可能引起窒息的小零件(如玩偶的眼睛、鼻子可以摳下來)、很容易再買一個一樣的(萬一不小心弄丟了,孩子會很傷心的,他就只喜歡用過的那個,那是有感情的)。如果要用,一定要買質量好的安撫娃娃(巾),或至少準備兩個一模一樣的,換洗丟失了,都還有個替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