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空調的時候很多人都不太會注意制冷季節耗電量,制冷季節耗電量是什么意思,制冷季節耗電量越高好還是越低好,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制冷季節耗電量。
一、制冷季節耗電量是什么意思
制冷季節耗電量是什么意思,制冷季節耗電量(KW.H)是空調標簽上以能效標示的空調耗電量數據的表示*。即按標準工況下全年制冷運行1136小時計算設備實測標準耗電量,將該數據除以1136小時得出平均每小時耗電量。
1、如制冷季節耗電量“540kw.H”,則表示空調制冷模式下1136小時耗電量為540度。
2、空調制冷運行1136小時的耗電量為540度,換算成每小時平均耗電量,即540/1136=0.48度。
3、空調制冷季節耗電量是指在實驗室環境下運行1136小時的耗電量,制冷平均耗電量為每小時445÷1136=0.39度。
二、制冷季節耗電量越高好還是越低好
1、因為變頻空調的耗電量是一個變化值,隨著室內溫度不斷變化,溫度越高,壓縮機轉速越高,耗電量越大當接近設定溫度時,速度會變得非常低,功耗會非常小,所以,制冷季節耗電量越高好還是越低好,制冷季節能源消耗效率的數字越大越好,越大說明空調的工作效率越高。
2、制冷季節能源消耗效率(SEER),指的是制冷季節期間,空調器進行制冷運行時從室內除去的熱量總和與消耗電量的總和之比。數字越大,說明空調在產生相同量的冷量時候所消耗的電量越小,越省電。
三、制冷季節耗電量和制熱季節耗電量
因為制冷季節的時間要比制熱的時間長得多,制冷季節的時間是1136小時,而制熱季節時間是433小時,制冷季節比制熱季節長2.6倍以上,所以制冷季節耗電量和制熱季節耗電量相比較之下的話,制冷季節耗電量耗電量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