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第二針不打會怎樣?新冠疫苗第二針不接種免疫性會折扣。新冠疫苗接種時出現不良反應和接種時的身體狀態有關,因此會出現有人覺得打第二針反應比打第一針重的情況。根據目前疾控部門公布的不良反應監測數據,打第一針和打第二針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大家不用過于擔心。
新冠疫苗第二針不打的后果
我國目前接種的主要是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需要市民接種2劑,2劑之間的接種間隔建議≥3周(21天),第2劑在8周(56天)內盡早完成即可。簡單的說就是:打兩針,打完第一針之后的3-8周內打第二針即可。
如果只接種了第一針,未打第二針,一般來說對身體并不會產生什么危害,但未完成全程接種,難以獲得最佳的免疫應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疫苗免疫程序的確定是基于研發階段和臨床試驗階段的結果得出的,以獲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應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專家表明,接種一次疫苗后,保護率約為97%,二次疫苗保護率100%,意思就是第二針不打的話,還是有可能會感染新冠病毒,萬一出現這種情況,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是因為有事耽誤了接種第二針,錯過了時間,那么應該怎么辦呢?《新冠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明確,對2劑或3劑次程序的疫苗,未按程序完成接種者,建議盡早補種。免疫程序無需重新開始,補種完成相應劑次即可。意思就是,不用從第一針重新開始打,去把剩下的劑次打了就可以了。
新冠疫苗的第一針和第二針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區別,建議大家在一個地方完成兩次接種。如果第二針在異地打,那么需提供第一劑次接種憑證,包括第一劑次接種時間、疫苗廠家、疫苗批號等信息。
現階段建議用同一個企業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種,如遇疫苗無法繼續給予、受種者異地接種等特殊情況,無法用同一個企業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種時,可采用相同種類的其他生產企業的疫苗產品完成接種。
新冠疫苗不適宜接種第二針的情況
新冠疫苗第一針接種完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比如輕微的發燒、接種部位疼痛、乏力、惡心、頭疼的情況,這些是正常的反應,一般歇一歇即可恢復,是可以按時接種第二針的。但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則應該停止接種第二針:
- 1、第一針接種后慢性病發作或出現一些急性疾病,比如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忽然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急劇飆升,或者感冒發燒等情況,建議等到病情徹底穩定住之后或者等疾病恢復后再接種第二針;
- 2、第一針接種后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或者是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或者呼吸困難以及其他屬于接種禁忌的情況,而且無法排除是否是新冠疫苗引起的,也不建議接種第二劑。
王華慶表示,通常情況下,要按照程序間隔去完成接種,如果因特殊情況推遲了的話,后續的接種也都是有效的。他進一步提醒公眾,在接種疫苗的時候,按照要求盡量在8周之內完成第二劑滅活疫苗的接種。
相關疑問釋疑
新冠疫苗第二針超過60天還能打嗎?
可以。
新冠疫苗第二針推遲了60天也是可以打的,專家表明,萬一間隔時間超過8周,對接種效果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市民不要過于擔心。
新冠疫苗第二針不打行不行?
行。
理論上來說,新冠疫苗第二針不打第一針并不會失效,但卻無法做到100%免疫,建議大家按時完成兩針的接種,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其本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