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人們都很注意防寒保暖,但此時很多人會頻繁地出現口干舌燥、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好,這是為什么呢?
冬季為什么容易上火?
攝入過多偏熱或溫補的食物
冬季的天氣寒冷,人們更喜歡偏熱的食物,再加上冬季是進補的好時候,攝入過多偏熱或溫補的食物,導致體內積熱,不易散發,出現上火的癥狀。
喝水少,出汗少
冬季天氣干燥,人體缺少水分,再加上天氣寒冷,人們運動量減少,人體出汗少,攝入的水分減少,體內水分減少影響體內新陳代謝,引起上火。
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
生活中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導致身體過度勞累,誘發上火。
氣候干燥
冬季空氣干燥,天氣寒冷,家里會采用一些保暖措施,如暖氣、開空調、小暖風等,導致室內空間更加干燥,容易出現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等上火癥狀。
怎么給身體“滅火”?
冬季上火后可以通過調節飲食、心情、起居習慣及藥物治療給身體“滅火”。
飲食清淡
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百合、銀耳、甲魚、梨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多喝溫水多喝溫水,補充水分,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生津利尿,加速熱量散發,也可以適當的喝一些胖大海、菊花、金銀花等清熱去火的中藥泡的水。
舒緩心情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節自身情緒,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思慮過多,勞累過度,平時可以選擇適當的方式減壓放松,舒緩心情,如:聽歌、汗蒸、按摩、看書……
作息規律
保證充足的睡眠,作息規律,不要熬夜。
增加室內濕度
經常開窗通風,適當增加室內濕度,如在室內擺放一盆水,使用加濕器等。
藥物治療
上火情況嚴重的,可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藥物治療。
溫馨提醒
上火還可以按摩太沖、內庭、合谷、魚際、大陵等穴位“滅火”。
太沖穴屬足厥陰肝經,位于第一趾骨與第二趾交界的前方凹陷處。按摩該穴位可疏肝解郁、以降肝火。
內庭穴屬足陽明胃經,位于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按摩該穴位可清熱利竅、以清胃熱。
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按摩該穴位可清熱解表、鎮靜止痛。
魚際穴屬手太陰肺經穴,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后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按摩該穴位可清熱利咽、調理肺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