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不怕疼,能不能讓醫生加快牙齒矯正速度?

shiyingbao

我們人類很趕時間的,總之,就是越快越好!

有些事,你努努力,多下點兒功夫的確是能夠快速達到目標,但矯正牙齒這事兒,真不是越快越好。

有些著急的患者上來就跟醫生說:

“我想半年內就矯正好,我不怕疼,醫生可以給我加大力度矯治!”

聽到矯正需要1.5~2年的治療時間后,很多矯正患者會覺得太久了,告訴醫生他們不怕疼痛,要求醫生加大矯正力度,縮短治療時間。

但是,牙齒矯正真的越快越好嗎?當然不是,專業的正畸醫生都知道牙齒矯正治療不宜過快。如果你的正畸醫生你聽你要加速,馬上答應你了,那你可能遇到了假的正畸醫生。

正畸治療是一項專業性較強、涉及學科較廣、臨床操作較復雜的技術。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一定要選擇專業正畸醫生。

不恰當的正畸治療會造成哪些危害?

1、牙周損傷

正畸治療中,牙齒移動是通過適當的矯治力,誘導牙槽骨改建來完成的,矯治力過大可能會引起牙周損傷,使牙根吸收變短,甚至牙齒過早的松動、脫落。

2、咬合功能障礙

正畸不光為了美觀,終極目標是為了調整咬合。如果醫生沒有控制好牙齒的移動,該動的牙不動,不該動的反而動了,失去了原來尖窩相對的咬合關系,咬合接觸差,咀嚼效率下降不說,個別牙咬合力過大還會引起牙周損傷,導致牙齒松動。

3、顳下頜關節紊亂

咬合接觸差,常常會引起咬合位置不穩定,下頜骨長期左右搖擺。個別牙早接觸,造成咬合干擾,也會使下頜骨長期處于不正確的位置,這些都不利于顳下頜關節,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顳下頜關節彈響疼痛等。

但這不是絕對的,如果你目前正戴著牙套,在矯正的過程中我們的牙齒時刻都處于移動之中,咬合還未調整好,就容易導致顳下頜關節彈響。顳下頜關節紊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別把這個鍋都讓正畸來背。

4、拔牙后無法收縫

牙齒矯正方案設計不當導致的危害,拔錯牙齒,導致新的錯頜出現畸形。主要發生在前突畸形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的患者在拔了4顆前磨牙后,由于力度沒有控制好,后牙前移占據了拔牙間隙,而前牙沒得到明顯的后移和內收。這種情況下因為不能再拔牙了,很難進行補救治療,就可能出現縫隙關不上了的情況。

總之如果沒有得到恰當的正畸治療,最壞的結果就是面臨牙沒排齊并出現牙齒松動脫落的情況,圖省錢圖快,得不償失哦。

多快的速度合適?

牙齒每一個月移動一毫米,這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啦,如果再快的話,可能會引起:

矯正牙齒遵循柔和、輕力原則

矯正必須在適宜的矯治力作用下才能順利地移動牙齒。力量過小不發生作用,力量太大則可能發生牙周組織損傷。損傷以后組織需要時間進行修復,這樣反而使牙齒移動延緩。

所以一般矯正需要花的時間比較長,大致在1年半至2年。當然,每個個體的生理情況不一樣,牙齒的移動速度不同,矯正時間也會不同。一些復雜案例,改建的過程就比較困難,通常矯正時間會超過兩年,甚至更長。

但是,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的牙齒移動是在健康范圍之內,一味求快只會損害我們的牙齒健康。

目前呢,確實還沒有快到嗖一下就完成矯正的超前技術。但除了傳統的矯治手段外,一些隱形矯治等新技術,少了粘結托槽、調整弓絲的繁瑣程序,簡化了臨床操作,也算是節省了那么一丟丟門診操作時間,但不會縮短治療周期。

自鎖托槽,在傳統托槽上優化了弓絲和機械性特殊彈簧片,讓弓絲在槽溝內的自由度增加,減少摩擦力,相應的縮短了療程。

還有個縮短時間的治療方法——在孩子生長發育黃金期接受治療

兒童早期治療可以利用牙齒和頜骨的生長潛力來矯治,這樣不僅有利于牙齒的生長排列,還會利于將來的全面矯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早期干預治療,效果和矯正速度都會比成年人快很多。

至于具體的操作,那就得乖乖咨詢一下醫生的意見,千萬不要自己瞎折騰,不要自行購買非定制的矯治器,也不要偷偷減少隱形牙套的佩戴時間,不要頻繁更換皮筋,要遵醫囑佩戴。免得到頭來,不僅浪費了時間,要是再損傷了牙齒那就不好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