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至男人如何養生

shiyingbao

大醫堂訊:從天文學角度來說中,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后,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因此有了“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俗說。

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邊塞閉關,軍隊休整,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節日。

冬至對養生有什么重要意義?

我們知道,古代人民對自然界的認識手段非常有限,自從發現太陽與月亮的變化規律后,就用陰陽二氣來說明自然界的天文現象了,把一年中天文學變化、氣候變化的規律都用陰陽來解釋了。認為冬至是冬天真正的來臨,黃河流域地區進入嚴寒的季節,是陰氣最鼎盛的時候,根據“物極必反”規律,陰盛至極后,陽氣又會開始生長了所以,冬至又是“一陽生”的時候。

哪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居天地之間,處五行之內,自然也是要遵照自然界陰陽變化的規律而變化,否則,就會出現陰陽失衡,而發生疾病,甚至縮短壽命了。哪么人體是怎么變化的呢?答案是:與自然界一樣,冬至也是人體“一陽生”的時候。

人的生命、健康,在于這個“一陽”的存在與功能發揮。我認為,所謂“一陽”是指腎中的元陽,冬至一陽生,就是說在冬至這個陰氣盛極的時候,“元陽”就要開始發揮作用。而“元陽”又存在于腎中,是從先天獲得的,需要得到飲食水谷精微(營養)的補充和滋養,才能長久地發揮作用。

因此,在冬至這個節氣,“元陽”發揮作用的關鍵時間點,讓“元陽”正常的發揮作用,不能被浪費,就有需要通過飲食、藥物、導引等保健手段,使得“元陽”得到不斷的補充和強壯,由此可見冬至養生就成為四季養生的第一個重要時間點了,冬至養生做好了,就為一年的健康打下了基礎,每年的冬至養生做得好,就有助于“延年益壽”了。

冬至男人如何養生?

冬至養生之1 —— 起居養生:

(1)早睡晚起;

(2)一定要見到太陽才外出鍛煉,特別是中老年朋友;

(3)鍛煉的強度不宜大,不能鍛煉到汗淋滴;

(4)心情要舒暢,夸夸自己,比如“自己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5)適度性生活,以不覺勞累為度。

冬至養生之2 —— 導引養生

到了冬至節前后,導引養生,以靜功為主,如“叩齒功”、“養腎功”、“壯陽功”。行功前應排盡尿液。

叩齒功法:晨起之后,先漱口,然后飲溫開水100毫升,叩齒36響,做四節,有固齒之功效。

養腎功法:叩齒之后,以舌頭在口中攪動,待涎滿口時,徐徐咽下,用意念引導至丹田,行功三遍。

壯陽功法:臨睡前,先以雙手交搓,待有發熱感后,回臂按摩雙側腎俞穴(腰部)再搓再按,共三遍,然后用力提肛。

冬至養生之3 —— 適宜食物

大家會比較關心冬至吃什么好,有保健保健,我們提供幾種食物,供參考。

紅花羊肉湯:以上好羊腿肉500克,藏紅花1克,三七3克,久燉成膏湯,每次一碗。男女均宜。

蓯蓉燉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慣始于漢朝,南方每年都是在冬至以后才吃狗肉,認為大補,有壯陽之功。狗肉500克,蓯蓉10克、高良姜2克、叩仁2克、丁香2克、砂仁2克,布包與同燉肉料香飄。男女均宜。

核桃仁:形態似腎,認為有補腎精,養陰血之功,補而不燥,每日食用數顆。

冬至養生之4 —— 膏方保健

膏方保健的介紹文章我已經寫了很多了,女性膏方也介紹了兩種,下面介紹兩種適合男性的簡易膏方。

五子衍宗膏:菟絲子(炒)400克,枸杞子300克,覆盆子200克,車前子(鹽炒)100克,鎖陽100克,五味子(蒸)50克。純凈水浸2小時,煎煮三遍,每遍小時,去渣取汁濃縮,入鹿角膠200克。適合于腎虛有陽痿早泄、腰酸膝軟等癥者。

龜鹿補腎膏:鹿角500克,龜板300克,枸杞子200克,生曬參100克(畏寒者用紅人參100克)。四味水浸1小時,加黃酒500毫升,共煎三遍,每遍2小時,去渣取汁,濃縮加阿膠100克收膏。功能益氣助陽,補腎填精。適用于元陽不足,腎精虧虛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關四季養生的論述: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北京466婦科醫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