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霜降節氣吃什么 多吃六種養生食物

shiyingbao

霜降的來臨意味著秋天即將正式結束,冬天的腳步正一步步靠近。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于播種三麥等作物。

霜降的飲食方面,霜降節氣中的民間食俗很有特色。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而且應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秋季的進補要以“潤燥、固表、益氣”為主。

霜降適合吃什么呢?此時宜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白色”食物,梨、冬瓜、白蘿卜、銀耳等,在潤肺滋養方面就有極佳的效果。另外一些時令鮮果、堅果、豆制品及海藻類食品等也是這個時節最適宜食用的食品。

霜降吃什么

1、玉米

包括白面、大米為原料的所有主食當中,玉米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特別是玉米的維生素含量驚人,是稻米、小麥的5—10倍。玉米當中還含有7種“抗衰劑”:鈣、谷胱甘肽、維A、鎂、硒、維E和脂肪酸。在這其中,維生素E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同時還能有效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玉米當中富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大大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其中鎂、鈣和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也高于一般谷物,具有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并且對延緩衰老大大有益。玉米能夠調中健脾、利尿消腫,是秋季飲食的不二之選。

2、蜂王漿

秋天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干燥,而蜂王漿能潤燥,所以非常適合秋天飲用。喝蜂王漿的時間最好在早晨,因為早晨喝蜂王漿,可以快速補充體能,讓一天有充足的精神。

蜂王漿是生物活性成分相當豐富的純天然生物產品。實驗證明,蜂王漿通過刺激抗體的產生起到免疫調節的作用,使機體免疫功能處于動態平衡的最佳狀態,從而增強體質,提高適應不良因素和惡劣環境的能力,達到從源頭上增強身體防病抗病能力的目的。蜂王漿具有“免疫調節”的功效,可通過對免疫系統的調節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注意脾胃虛寒的人不要一起床馬上就喝,而應該先吃些東西再喝,例如可以在早餐時喝蜂王漿水,或者是把蜂王漿抹在饅頭或面包上吃,切忌空腹喝蜂王漿,否則易拉肚子。

3、鴨子

吃鴨可以除秋燥。鴨和雞同為禽類,功效卻大不相同。雞尤其適合的冬季進補,民間素有“逢九一只雞,來年好身體”說法。而鴨屬于水禽,元朝的御醫忽思慧在《飲善正要》里說,鴨肉味甘、冷、無毒,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可用于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癥。

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干燥、低熱者最為有益。因此,夏秋的燥熱季節最適合吃鴨。相比之下,豬牛羊等其他肉類就稍遜一籌。

鴨肉雖好,吃時也有講究。首先,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鴨肉,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感冒時還是以喝雞湯為宜;其次,慢性腸炎者要少吃,鴨肉味甘咸,吃了可能使腸炎病情加重;腹痛、腹瀉、腰痛、痛經等癥狀的人也最好少吃鴨肉。

4、山楂

山楂是一種藥食兼用的果品,有活血化淤、降脂減肥、消食健胃之功。山楂的降脂作用是脂質的清除,有利于肝糖代謝,適宜肥胖者及高血脂、脂肪肝患者經常食用。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臟活力、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利尿和鎮靜等作用。

山楂能降血壓,可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對胸悶、心悸有一定療效。山楂因能增加酶類的分泌,故可促進消化,且具健胃、補脾、益肺之功效。山楂所含的黃酮類和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物質能阻斷并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5、蘿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一年不用醫生開藥方”。在我國民間素有“小人參”之美稱的蘿卜,可說是秋冬季節的佳品之一。生吃不僅可助消化、增食欲,還可去油膩、消食順氣;若是與其他食品搭檔做成菜肴,也有不同之功效。

蘿卜具特有的辣味,生食可助消化、健胃消食、增加食欲,吃肉類等油膩食物后,生吃蘿卜可解膩爽口使脘腹舒坦;過食甘薯胃酸脹滿燒心時,生吃蘿卜或嚼咸蘿卜可消食順氣。同時,生蘿卜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

6、板栗

板栗,俗稱栗子,是我國特產,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

人們恐怕很難想到,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雖然達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蘋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

四款霜降進補食譜做法

霜降時節很適合進補,但是霜降進補并不適合大補,在食材上要選擇補氣、滋陰養腎的食物,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秋季進補食譜。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而且應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民間食俗“煲羊肉”、“煲羊頭”常以姜、棗為佐料調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話說“吃腦補腦”,據說吃煲羊頭能輔療“頭風”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中醫書上有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

1、四物燉雞湯

原料:母雞1只(約1.5千克),當歸10克,熟地黃10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料酒、胡椒粉、生姜、細蔥、味精、精鹽、清湯各適量。

制作:將雞宰殺后,除凈毛,剁去腳爪,剖腹清除內臟,沖洗干凈,入沸水鍋中氽一下。將當歸、熟地、白芍、川芎洗凈,切成薄片,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生姜、細蔥洗凈,姜切片,蔥切節,備用。將沙鍋置武火上,摻入清湯,放人雞,藥袋燒開后,撇去浮沫,加料酒、姜、蔥,改用文火燉至雞肉爛熟,骨架松軟,揀去藥袋、姜、蔥不用,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益血補虛。

應用:心肝血虛所致的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視物模糊、兩目干澀、手足麻木、屈伸不利、月經推后、經少色淡、經后小腹空痛等。

2、海參粥

原料:海參5-10克,粳米(或糯米)10Q克。

制作:先以溫水將海參浸泡數小時,剖洗干凈,切成細片,與粳米(或糯米)同入沙鍋,加水500~8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至參爛粥稠為度。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溫熱服食。

功效:養血益精、補腎抗衰。

應用:精血虧虛所致的形瘦體弱、陽萎不舉、性功能減退、精少遺精、小便頻數、夜尿多及肺結核、神經衰弱、血友病等。產后、病后、中老年精血虧損者,經常服食,能抗衰延年益壽。

3、靈芝豬蹄湯

原料:靈芝30克,黃精15克,雞血藤15克,黃芪18克,豬蹄250克,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將豬蹄去凈殘毛,刮洗干凈,剁成小塊。將靈芝、黃精、雞血藤、黃芪洗凈,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與豬蹄同人沙鍋,加水適量,先以武火燒開,后改文火慢燉至豬蹄爛熟,撈出藥袋不用,加入味精、精鹽調好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益氣補血。

應用:白細胞減少癥而屬氣血兩虛者。

4、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配料:豬蹄1000克,花生米(帶皮)100克,大棗40枚,料酒25克,醬油60克,白糖30克,蔥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許,鹽適量。

做法:花生米、大棗置碗內用清水洗凈、浸潤。將豬蹄出毛洗凈,煮四成熟撈出,用醬油拌勻。鍋內放油,上火燒七成熱,將豬蹄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在炒鍋內,注入清水,同時放入備好的花生米、大棗及調料,燒開后用小火燉爛即可。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