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防寒的妙招
多吃含鐵、鈣的食物。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例如阿膠棗,阿膠和大棗都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把它們加工到一起,可以使補血的作用更加明顯。不用多吃,每天兩餐之間吃5 - 8 枚就好。此時,我們的身體有較好的消化吸收能力,可以把阿膠棗中補血的成分吸收利用得更好。
冬季也要每天運動半小時。冬季由于氣候寒冷,人們多不愿出外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還可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冬季運動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也可選擇室內健身場所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玩保齡球等。但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別選擇那些活動幅度過大、運動量過強的運動項目。
熱水浴足。我們雙足上的在編穴位有66個,約占全身穴位的1/10。將雙足泡在熱水中,可以促進全身的經絡和血脈暢通,改善冬天手足冰冷的癥狀。如果能加一些八角茴香、紅花、肉桂、生姜等熱性藥材煎出的藥液,效果會更好。
溫泉浴。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硫磺成分,中醫認為硫磺是強壯身體陽氣最好的礦物之一,有空常去溫泉泡一泡,讓更多的硫磺成分來振奮身體內不足的陽氣,以改善手足冰冷。你還可以選擇更簡單的做法:買一塊含硫磺成分的香皂。這樣每天的沐浴都是在補充陽氣了。
調理你的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說,只有脾胃強壯,才能把吃下的食物轉化成我們需要的血來供養全身。所以,有時候單純吃補血的食物反而不如吃調理脾胃的食品更有效。冬天可以選擇一些溫性的補脾食物,例如南瓜、山藥、枸杞、靈芝。
按摩血海穴、三陰交穴。這里是幫助補血的穴位和經絡。中醫按摩中有八種基本手法,我們推薦用滾法,用小玻璃瓶或小搟面杖,以中等偏重的力量,在穴位及周圍按壓、滾動即可,這比普通的按摩更有效。血海穴位置: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常喝白開水。冬天氣候干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用大棗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減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從而增強人體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預防傷風、感冒之目的。
床頭常放柑橘或薄荷油。柑橘性溫,散發出來的強烈氣味可祛除病毒。床頭擺柑橘,可預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幾瓣橘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頭邊,用漏氣的瓶塞蓋好,讓薄荷氣體慢慢散發,也有治頭痛、鼻塞之功效。
二、冬季御寒吃5種美食
1.餃子:“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話,在現代里今天冬至吃餃子雖然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卜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2.餛飩:餛飩原來是北方盛行的一種食物,但現在南方人們也喜歡冬至吃餛飩。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冬食餛飩,有利于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
3.湯圓:湯圓有著“團圓”的意思,冬至吃湯圓如今在全國都十分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4.八寶粥: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干燥的特性。為發揮御寒作用,我們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選用偏溫熱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棗、核桃、花生、雞肉、羊肉、糯米、桂圓、山藥、銀耳等。我們不妨發揮創造力,將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雞肉粥、糯米紅棗粥、小米山藥粥、銀耳紅棗大米粥等。
5.羊肉: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熱量高于牛肉,鐵的含量又是豬肉的6倍,對造血有顯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補血助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
三、天冷吃什么食物御寒
第一回合 多吃御寒食物
焦點:腰膝酸軟
對策:腰膝酸軟、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適當選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可改善這一狀況。多吃御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
不傳秘方:羊肉粥
取鮮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鹽、蔥、姜適量。羊肉洗凈切片,蔥、姜切成碎塊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同羊肉及調味品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本粥具有益氣血、暖脾胃、添精補髓的作用,適于陽氣不足、氣血虧損、腰膝酸軟者服用。
第二回合 增加產熱營養素
焦點:身體瘦弱怕冷
對策:由于冬季氣候嚴寒,機體天天為適應外界嚴寒環境,消耗能量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
不傳秘方:橄欖雪梨燉瘦肉
橄欖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棗1個。將瘦肉洗凈,沸水略煮后切塊,雪梨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橄欖、蜜棗放入燉盅內加清水250毫升,燉兩小時即可。此款菜品利咽生津,滋陰潤燥。
第三回合 補充蛋氨酸
焦點:手腳冰涼
對策:嚴寒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體內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不傳秘方:姜汁甜牛奶
取150-200毫升鮮牛奶,加入一調羹生姜汁和少許白糖,放入容器內隔水蒸十五分鐘。此款飲品有驅寒合胃之功效,天天飲用一杯,手腳寒氣便會漸失。
第四回合 維生素不能少
焦點:畏寒腹痛
對策:嚴寒氣候使人體氧化產熱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明顯變化。增加維生素A,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以提高人體對嚴寒的適應能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不傳秘方:生煎豬肝
新鮮豬肝一斤,洗凈后,斜刀切成稍大塊點的薄片;用鹽、料酒、姜絲、胡椒粉、生抽、味精和少許生粉將豬肝腌一下(如喜歡五香味的可放些五香粉);煎鍋燒熱放少許油,將豬肝攤在鍋內煎黃一面后翻另一面;待兩面煎黃,放些蒜蓉、蔥絲、少許醬油后拌勻,即可出鍋裝盤。此菜富含維生素A,可緩解因畏寒而產生的腹痛癥狀。
四、冬季常見的4種暖身運動
一、蹲立法
1、雙腳分開站立,比肩稍寬些,雙手交叉放在頭背,伸直背部,挺胸,視線正前方。
2、伸直背部,慢慢向下蹲的同時緩慢吸氣。切記,蹲時膝蓋不要越過腳尖,臀部向后。
3、視線始終向前方,邊呼氣邊慢慢站立。如此蹲立10次為1套,做完1套休息1分鐘,共做5套。
做的過程中,動作應緩慢,累了就休息一會。平時較少活動的人,初蹲時膝蓋會有些疼痛,可先減少蹲的次數,待身體慢慢適應后再增加蹲立的次數。如果適應后有足夠的體力,可拿著水瓶等增加負荷。如此堅持下去,肌肉會變得強壯,膝蓋所承受的體重會逐漸由肌肉來取代支撐,能大大地減少膝蓋的負荷,一般堅持3個星期左右就能改善手腳冰涼狀態。
二、上下踏梯運動
受天氣影響或其他原因不能外出步行時,可充分利用家里現有的物料,如在廢卡通箱內裝滿書籍做成小臺階,進行踏梯運動。2秒鐘內一上一下,連續進行3分鐘。休息一會后再進行,并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態,適當加快速度和次數。也可以通過走樓梯進行鍛煉。
三、提腳跟
提腳跟是非常簡單的運動,且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比如等公交車、看電視時都可以,堅持日久能強化腿腳和腰部的肌肉。具體做法是:雙腳對齊并攏,身體保持豎直,然后慢慢提高腳跟至無法再提高的程度,保持幾秒鐘后再慢慢放下腳跟,動作要舒蘸。提腳跟不限時間和次數。
四、伸展保健操
1、伸展脊背:雙腿跪蹲于墊子上,上身坐正,然后慢慢把上半身傾向前方,同時雙手盡量向前伸直,大幅伸展臀部肌肉,此狀態維持1分鐘。做這個動作就好比一個虔誠的信徒在向心中的神叩拜一樣。
2、伸展大臀?。貉雒嫫教捎趬|子上,然后把左膝蓋盡量拉到右胸前,盡量伸展臀部肌肉,維持此狀態1分鐘。再將右膝蓋也同樣拉到左胸前,維持1分鐘。兩側交替進行15次左右即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