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里
有一位91歲的體育系退休的老主任
不僅是抻筋、壓腿、蹲起、仰臥起坐
就連俯臥撐、蛙跳等高難度動作也不在話下
運動之后,還要來一頓重口味美食——鹵煮!
而且必須放辣椒,不然沒味道
本期節目我們請到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
以及主持人杜海濤
一起來探尋91歲老人背后的智慧密碼
01老人吃了幾十年的秘制拌仔姜
91歲的黃平球黃老是軍人出身,年輕時因為工作出色,被調到北京鋼鐵學院,主抓高校體育教育。
80年代,學校改名叫北京科技大學,黃老一待就是幾十年,把青春和精力都奉獻在了這里。
*22歲的黃老破了跳高比賽的紀錄
在北京的這些年間,黃老愛上了北方的鹵煮。他覺得很香、很好吃,到現在還是經常會吃。
溫馨提示:高尿酸人群需要控制動物內臟攝入量
但是,光吃鹵煮會膩,這可怎么辦呢?
他說,這得益于幾十年來每天早上都會吃一種秘制食物。
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一到夏天黃老就會自己拌仔姜吃,可以驅寒排濕,促進身體的循環。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
酸辣可口的豆瓣醬拌仔姜
食材:仔姜(嫩姜)、大蒜、郫縣豆瓣醬、食鹽、白糖、味精。
步驟:
①新鮮仔姜洗干凈,切片后放置一段時間,去除水分。
②大蒜和郫縣豆瓣醬切碎,和鹽、糖、味精一起,與切好的姜片拌勻即可食用。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飲食,順其自然,同時有節制,吃八分飽就夠了。
02
活著就要運動
抻筋是長壽的第一步
退休后,黃老的生活也豐富多彩。
如今91歲高齡的他,在體力和精神狀態上絲毫不輸年輕人,第一要素就是生活有規律。
黃老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鍛煉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晚上早睡。早睡早起的習慣已經堅持了70多年。
在黃老的一生中,活著就要運動,運動才能更好地活著。
01抻筋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黃老認為抻筋是長壽的第一步。
先拉伸大腿后側的韌帶,轉身的時候可以活動腰腹部的肌肉。同時胳膊打直,可以拉伸胳膊上的肌肉。
黃老說,鍛煉是在為將來積攢身體的本錢。
現在很多老人想撿地上的東西但是彎不下腰、蹲不下去,這都是由于肌肉萎縮導致的。
我們對黃老的肌肉和內臟脂肪含量進行了現場檢測,黃老體重68.8公斤,肌肉22.4公斤,體脂率39.3%。
對于他這個年齡的老人來說,都是超級標準的!
02
老年人居家練腿法
“人老先老腿”,腿部訓練是黃老每天必備的訓練項目之一。
規律的腿部訓練會刺激肌肉的生長,減緩人體衰老的速度。
對于身體素質一般的老人,黃老建議,在家里看電視的時候,不要躺在沙發上,可以找一把椅子,扶著椅背做半蹲的動作,一邊鍛煉一邊看,也是個鍛煉的好方法。
03
手腳反向畫圈
黃老還教了一個有點難度的動作,站在原地,抬起一只腳,做往里畫圈的動作,同時手做往外畫圈的動作。
手腳反向畫圈,在改善身體靈活性的同時,還能鍛煉手、心、眼、協調能力。
溫馨提示: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情況活動,不一定做得幅度那么大。
?
03
化痰消食的“南方人參”
黃老有一個用了十年的杯子,積滿了茶漬,這個杯子里泡的是一種叫做“南方人參”的東西——化橘紅。
化橘紅是一種名貴中藥材,相傳發現于南朝,具有散寒燥濕、止咳、健脾消食的功效,自古以來就有“南方人參”之稱和“一片值一金”的說法。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道:“橘紅佳品,其瓤內有紅白之分,利氣、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藥…其功效愈陳愈良。”
清朝《本草綱目拾遺》載:“橘紅治痰癥,消油膩、消食、醒酒、寬中、解蟹毒。”彭以孫著《化州志》載曰,“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中藥里常見的橘紅是橘子皮去掉里面的白瓤,只留下紅色的皮曬干而成。
而化橘紅之所以“姓”化,是因為它作為道地藥材,自古以來只有廣東化州出產。
與普通橘紅采用普通橘皮為原料不同,化橘紅由外皮和內瓤均保留的化州柚曬干后,直接切片或壓果炮制而成。
化州柚與常見的柑橘類果實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它長有細細的絨毛。
中醫鑒別優質的道地化橘紅,就是以色綠、茸毛細密、香氣濃者為佳。
研究發現,化州柚長毛的原因,與化州當地土質中含有“礞石”這種成分有關系。
現代醫學證明,化橘紅主要成份“二氫黃酮”與“柚皮苷”含量極高,而且還含“類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為可貴的是有助于人體心腦血管健康,兼有解毒的功效,保健效果獨佳。
與眾不同的外觀,非同小可的藥效,化橘紅“南方人參”的名號可不是徒有虛名。
化橘紅最為人稱道的藥效,就是其卓越的化痰之功。
黃老有氣管炎,所以他常用化橘紅泡水喝,就可以起到消痰、順氣的作用。
同時,中醫認為,肺氣上逆則為咳,肺與大腸相表里,腸道通暢了,肺氣也能更好地下降,宣肅調達,咳嗽就能緩解了。
化橘紅尤其適合寒痰、濕痰人群,氣虛陰虛有黃痰和膿痰者則不宜服用。
什么是寒痰/濕痰?
寒痰:痰呈白色,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
濕痰:痰為白色稀水樣,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癥,舌苔薄白或白膩。
熱痰:黃痰、膿痰。
除了最主要的化痰作用,化橘紅還有一定消食的功效,很適合年紀大胃腸運動緩慢的人群服用。
如果您也有痰多、易積食等問題,也可以參考黃老用茉莉綠茶來搭配化橘紅,用100℃的熱水進行沖泡的做法,清香潤燥。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科的張晉主任說,這個搭配是很好的。因為化橘紅是溫性的,主治寒邪引起的咳嗽、痰多。
配上綠茶,可以減輕它的溫性,避免上火。
兩者搭配,香中帶苦,苦中帶甜。
另外,黃老為了加快沖泡,會端起茶壺搖一搖,大臂不動,用小臂發力,把運動蘊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04
吃一頓養生午餐
健胃消食、補腎益氣
臨近中午,黃老開始為午餐做準備。
01雞內金
黃老拿出了上午和海濤一起去買的雞肚子,它外面一層是雞胗,里面那層膜叫雞內金,是一味非常好的健胃消食的藥材。
張晉主任介紹到,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雞內金,被叫做“四仙”,可以幫助消食積、改善食欲。
02豆豉炒臘肉
黃老的美食菜單除了雞內金,還有一道忘不了的湖南家鄉菜——豆豉炒臘肉。這道菜是湖南的小菜,黃老的母親在黃老幼時常常會做給他吃。
“豆豉臘肉還是母親做得比較好吃”,即使91歲高齡,依然會懷念母親的味道。
豆豉炒臘肉
食材:蒜、蔥、辣椒、臘肉、豆豉。
步驟:
①切蒜和蔥花、將辣椒切段。
②切適量的臘肉備用。
③將準備好的蔥花、蒜、辣椒倒入熱油中,再分別放入臘肉、豆豉煸炒,炒熱后即可出鍋。
03
黃老的藥酒
黃老每天喜歡小酌兩杯,午飯基本都會喝點紹興的黃酒,一般不超過二兩。到晚上就喝點自己泡的藥酒,每次一兩左右,喝了快50年了。
黃老的自制藥酒
配方:人參、丹參、麥冬、當歸、枸杞、化橘紅。
功效:益氣、化痰、補腎、養精。
溫馨提示:飲酒要適度,切勿貪杯。肝病患者切勿飲酒。
04
牙好腎氣足
黃老牙口也特好,沒有假牙,魚、蝦、燉肘子都是黃老的心頭愛,平時吃蝦都是直接吃的,不去殼。
蝦的外殼鈣含量比較高,適當吃一點蝦殼可以幫助補鈣。
但還是要提醒老年人,蝦殼比較堅硬、尖銳,老年人要認真地去咀嚼,以免扎到口腔或者食道的黏膜。
張晉主任還說,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牙齒的健康代表了腎氣充足與否。所以有一種養生方式叫叩齒。
所謂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很多長壽老人都選擇用叩齒的方法護牙健牙。
牙好腎氣足,腎氣足則人長壽。
這是關于一個退休體育老教授的故事
黃老這一輩子甘于奉獻、任勞任怨
家風樸實、關系融洽
他將大兒子培養成了體育健將
小兒子培養成了專業的翻譯
知足常樂也是他的長壽秘訣之一吧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校園里
有一位91歲的體育系退休的老主任
不僅是抻筋、壓腿、蹲起、仰臥起坐
就連俯臥撐、蛙跳等高難度動作也不在話下
運動之后,還要來一頓重口味美食——鹵煮!
而且必須放辣椒,不然沒味道
本期節目我們請到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
以及主持人杜海濤
一起來探尋91歲老人背后的智慧密碼
01
老人吃了幾十年的秘制拌仔姜
91歲的黃平球黃老是軍人出身,年輕時因為工作出色,被調到北京鋼鐵學院,主抓高校體育教育。
80年代,學校改名叫北京科技大學,黃老一待就是幾十年,把青春和精力都奉獻在了這里。
*22歲的黃老破了跳高比賽的紀錄
在北京的這些年間,黃老愛上了北方的鹵煮。他覺得很香、很好吃,到現在還是經常會吃。
溫馨提示:高尿酸人群需要控制動物內臟攝入量
但是,光吃鹵煮會膩,這可怎么辦呢?
他說,這得益于幾十年來每天早上都會吃一種秘制食物。
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一到夏天黃老就會自己拌仔姜吃,可以驅寒排濕,促進身體的循環。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
酸辣可口的豆瓣醬拌仔姜
食材:仔姜(嫩姜)、大蒜、郫縣豆瓣醬、食鹽、白糖、味精。
步驟:
①新鮮仔姜洗干凈,切片后放置一段時間,去除水分。
②大蒜和郫縣豆瓣醬切碎,和鹽、糖、味精一起,與切好的姜片拌勻即可食用。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飲食,順其自然,同時有節制,吃八分飽就夠了。
02
活著就要運動
抻筋是長壽的第一步
退休后,黃老的生活也豐富多彩。
如今91歲高齡的他,在體力和精神狀態上絲毫不輸年輕人,第一要素就是生活有規律。
黃老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鍛煉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晚上早睡。早睡早起的習慣已經堅持了70多年。
在黃老的一生中,活著就要運動,運動才能更好地活著。
01抻筋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黃老認為抻筋是長壽的第一步。
先拉伸大腿后側的韌帶,轉身的時候可以活動腰腹部的肌肉。同時胳膊打直,可以拉伸胳膊上的肌肉。
黃老說,鍛煉是在為將來積攢身體的本錢。
現在很多老人想撿地上的東西但是彎不下腰、蹲不下去,這都是由于肌肉萎縮導致的。
我們對黃老的肌肉和內臟脂肪含量進行了現場檢測,黃老體重68.8公斤,肌肉22.4公斤,體脂率39.3%。
對于他這個年齡的老人來說,都是超級標準的!
02老年人居家練腿法
“人老先老腿”,腿部訓練是黃老每天必備的訓練項目之一。
規律的腿部訓練會刺激肌肉的生長,減緩人體衰老的速度。
對于身體素質一般的老人,黃老建議,在家里看電視的時候,不要躺在沙發上,可以找一把椅子,扶著椅背做半蹲的動作,一邊鍛煉一邊看,也是個鍛煉的好方法。
03手腳反向畫圈
黃老還教了一個有點難度的動作,站在原地,抬起一只腳,做往里畫圈的動作,同時手做往外畫圈的動作。
手腳反向畫圈,在改善身體靈活性的同時,還能鍛煉手、心、眼、協調能力。
溫馨提示: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情況活動,不一定做得幅度那么大。
?
03化痰消食的“南方人參”
黃老有一個用了十年的杯子,積滿了茶漬,這個杯子里泡的是一種叫做“南方人參”的東西——化橘紅。
化橘紅是一種名貴中藥材,相傳發現于南朝,具有散寒燥濕、止咳、健脾消食的功效,自古以來就有“南方人參”之稱和“一片值一金”的說法。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道:“橘紅佳品,其瓤內有紅白之分,利氣、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藥…其功效愈陳愈良。”
清朝《本草綱目拾遺》載:“橘紅治痰癥,消油膩、消食、醒酒、寬中、解蟹毒。”彭以孫著《化州志》載曰,“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中藥里常見的橘紅是橘子皮去掉里面的白瓤,只留下紅色的皮曬干而成。
而化橘紅之所以“姓”化,是因為它作為道地藥材,自古以來只有廣東化州出產。
與普通橘紅采用普通橘皮為原料不同,化橘紅由外皮和內瓤均保留的化州柚曬干后,直接切片或壓果炮制而成。
化州柚與常見的柑橘類果實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它長有細細的絨毛。
中醫鑒別優質的道地化橘紅,就是以色綠、茸毛細密、香氣濃者為佳。
研究發現,化州柚長毛的原因,與化州當地土質中含有“礞石”這種成分有關系。
現代醫學證明,化橘紅主要成份“二氫黃酮”與“柚皮苷”含量極高,而且還含“類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為可貴的是有助于人體心腦血管健康,兼有解毒的功效,保健效果獨佳。
與眾不同的外觀,非同小可的藥效,化橘紅“南方人參”的名號可不是徒有虛名。
化橘紅最為人稱道的藥效,就是其卓越的化痰之功。
黃老有氣管炎,所以他常用化橘紅泡水喝,就可以起到消痰、順氣的作用。
同時,中醫認為,肺氣上逆則為咳,肺與大腸相表里,腸道通暢了,肺氣也能更好地下降,宣肅調達,咳嗽就能緩解了。
化橘紅尤其適合寒痰、濕痰人群,氣虛陰虛有黃痰和膿痰者則不宜服用。
什么是寒痰/濕痰?
寒痰:痰呈白色,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
濕痰:痰為白色稀水樣,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癥,舌苔薄白或白膩。
熱痰:黃痰、膿痰。
除了最主要的化痰作用,化橘紅還有一定消食的功效,很適合年紀大胃腸運動緩慢的人群服用。
如果您也有痰多、易積食等問題,也可以跟黃老一樣,每天泡一片化橘紅喝喝看~
拿到化橘紅片后,您可以直接用白開水單泡化橘紅片,醇香化痰~
也可以參考黃老用茉莉綠茶來搭配化橘紅,用100℃的熱水進行沖泡的做法,清香潤燥。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科的張晉主任說,這個搭配是很好的。因為化橘紅是溫性的,主治寒邪引起的咳嗽、痰多。
配上綠茶,可以減輕它的溫性,避免上火。
兩者搭配,香中帶苦,苦中帶甜。
另外,黃老為了加快沖泡,會端起茶壺搖一搖,大臂不動,用小臂發力,把運動蘊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04
吃一頓養生午餐
健胃消食、補腎益氣
臨近中午,黃老開始為午餐做準備。
01雞內金
黃老拿出了上午和海濤一起去買的雞肚子,它外面一層是雞胗,里面那層膜叫雞內金,是一味非常好的健胃消食的藥材。
張晉主任介紹到,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雞內金,被叫做“四仙”,可以幫助消食積、改善食欲。
02豆豉炒臘肉
黃老的美食菜單除了雞內金,還有一道忘不了的湖南家鄉菜——豆豉炒臘肉。這道菜是湖南的小菜,黃老的母親在黃老幼時常常會做給他吃。
“豆豉臘肉還是母親做得比較好吃”,即使91歲高齡,依然會懷念母親的味道。
豆豉炒臘肉
食材:蒜、蔥、辣椒、臘肉、豆豉。
步驟:
①切蒜和蔥花、將辣椒切段。
②切適量的臘肉備用。
③將準備好的蔥花、蒜、辣椒倒入熱油中,再分別放入臘肉、豆豉煸炒,炒熱后即可出鍋。
03黃老的藥酒
黃老每天喜歡小酌兩杯,午飯基本都會喝點紹興的黃酒,一般不超過二兩。到晚上就喝點自己泡的藥酒,每次一兩左右,喝了快50年了。
黃老的自制藥酒
配方:人參、丹參、麥冬、當歸、枸杞、化橘紅。
功效:益氣、化痰、補腎、養精。
溫馨提示:飲酒要適度,切勿貪杯。肝病患者切勿飲酒。
04牙好腎氣足
黃老牙口也特好,沒有假牙,魚、蝦、燉肘子都是黃老的心頭愛,平時吃蝦都是直接吃的,不去殼。
蝦的外殼鈣含量比較高,適當吃一點蝦殼可以幫助補鈣。
但還是要提醒老年人,蝦殼比較堅硬、尖銳,老年人要認真地去咀嚼,以免扎到口腔或者食道的黏膜。
張晉主任還說,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牙齒的健康代表了腎氣充足與否。所以有一種養生方式叫叩齒。
所謂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很多長壽老人都選擇用叩齒的方法護牙健牙。
牙好腎氣足,腎氣足則人長壽。
這是關于一個退休體育老教授的故事
黃老這一輩子甘于奉獻、任勞任怨
家風樸實、關系融洽
他將大兒子培養成了體育健將
小兒子培養成了專業的翻譯
知足常樂也是他的長壽秘訣之一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