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2研究內容 1.3文獻綜述 1.3.1國外研究現狀 1.3.2國內研究現狀 2.1百果園公司概況 2.2百果園在寧波市發展狀況 3.1供應鏈環境下主體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3.2缺乏規范的生鮮配送體系 3.3食品衛生和品質難以管理 4.1物流配送基礎設施薄弱,沒有專業的配送中心 4.2生鮮產品在運輸的過程中損耗高物流成本高 4.3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5.1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專業的加工配送中心 5.2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尋求更專業的配送模式 105.3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1結語 12參考文獻 緒論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物質需求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目標變得更加新鮮健康。“天天新鮮,天 天享受”,消費者需求和觀念的改變已經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必要條件。由于 生鮮保質期不長以及儲存的困難,反而帶動了生鮮配送行業的發展。然而生鮮配 送行業依舊有大量的問題,物流配送設施落后,送貨率并不高,合作機制也不 完善,服務的質量也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企業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 面臨一些挑戰。通過對百果園的配送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充分 了解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有效的配送模式,滿足人們對 新鮮度的需求,進一步明確企業在日后配送方面的發展方向。
在生鮮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公司滿足用戶的配送 要求,實現物流資源的合理組成,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它經常被檢查如何有效 地管理需求和需求之間的關系,一個符合其自身發展的物流交付模式是解決問 題的關鍵。改善現有的物流配送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寧波連鎖 公司的配送環節存在較大問題。配送不及時,就不能保障食物的新鮮度,甚至 還存在食物配送的丟失問題,所以是寧波花果園必須要優化配送過程。減少物 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滿足寧波市場需求均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1.2 研究內容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生鮮連鎖超市的配送模式的調查,了解物流配送模式的的 相關理論和實際運用,利用相關理論對百果園展開配送問題的研究。走訪寧波線 下的百果園零售店,了解百果園的運營情況,了解百果園的配送方式,以及配送 所產生的成本。其中開展的有關百果園的零售店的詳情,為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 材料。最后將得到的資料和數據進行整合,結合百果園的實際運營情況,通過對 資料的分析,總結出寧波百果園在物流配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有了與之對 應的解決辦法。 1.3 文獻綜述 1.3.1國外研究現狀 根據已有的文獻可以得出,最早對物流研究的是美國學者約翰*F*格魯威爾, 1901 年他在美國政府的報告《流通產業委員會報告》中首次闡明了影響配送成 本的許多原因以及其花費,使得物流行業的知識不再空白。
自此,越來越多的 專家學者開始把目光聚集于物流的研究,其研究價值延續至今。基于物流理論 研究的進展,美國與日本在物流實踐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美國1963 年成立了物 流管理協會,各領域的物流專家在此集中開展物流理論研究。這些年來,他們 的研究核心在于供應鏈的物流問題、信息化以及電子化物流問題,還有第三方物 流服務等, 因為全球經濟的發展,現代物流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許多 國家都開始關注物流行業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成本節約問題。北美型、西歐型和 東亞型是國外對物流的研究核心部分。 北美類型: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其物流主要表現為生產與貿易的數量龐 大。美國農業生產的長期持續性、品種繁多和貿易活躍度,使其擁有數量多、 相互滿足、通暢、復合、有效的物流體系。 北美型物流的特點有:首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量大。第二個是物流 專業化和社會化。三是物流組織水平較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和物流標準化水平 較高。四是政府的宏觀指導,以市場運行為基礎。 西歐類型:歐洲物流業發展以荷蘭、法國和德國為主要代表。 西歐型物流的特點有:物流基礎設施發達;物流鏈縮短,實現物流增值;發 展電子物流,冷凍業發達。
東亞類型:亞洲物流業的先進代表是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省,這些國家和 地區幾乎都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 東亞型物流的特點有:一是由政府來推動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注重物 流硬件設施與信息更新系統;三是物流組織化、專業化程度高;最后還有完備 的法律法規及市場條例進行規范。 1.3.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是一個農業國家,物流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在 1980 年開始興起。國家物 流系統中的物流狀態將被消除,特別是在自然屬性決定了運動中的自然脆弱性 之后,所以高效的物流管理將被實施。隨著我國物流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我國 許多學者認識到了物流研究的盲點。開始要人們關注物流的發展,因此物流研 百果園物流概況2.1 百果園公司概況 百果園,全稱為深圳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于1997 年,2002 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已經突破4000 家,遍布全國80 多個城市,在全球建立230 多個生 鮮特約供貨基地。百果園是集果品生產、貿易、零售為一體的生鮮全產業鏈公 司,也是生鮮專營連鎖業的首創者。百果園在業內最先推出“不好吃三無退貨” 的服務承諾,即不好吃可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進行退貨服務,提高了行業 服務標準的新高度。
2017 月,百果園銷售額破億,標志著百果園成功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成為生鮮類公司的參照物。 2.2 百果園在寧波市發展狀況 為進一步弄清百果園生鮮配送的過程細節,筆者對寧波市百果園進行了調 查,其生鮮采購配送流程如圖1 所示: 百果園生鮮采購配送流程(1)批發市場生鮮配送流程: 下午4:00 到5:00,超市的負責人員對當日每種生鮮銷售情況進行統計, 再按照以前的銷售情況對當日生鮮銷售的總體情況做出預判,這樣可以得知第 二日各品種生鮮的需求量,從而明確采購計劃; 下午5:00,由兩名負責人員駕車行駛約8 公里,到城南外的縱橫鮮活批 發市場,依據采購計劃再向各批發商處詢價、議價、挑選,6:30 左右完成采 購并將生鮮裝車運回; 生鮮運回超市后,由檢測人員對生鮮進行檢查驗收,合格的生鮮將會被 放置再臨時存放區; 次日早晨,超市工作人員對生鮮進行清理、修剪、捆扎等處理,再挑選一些生鮮經過進一步的清洗、加工以及包裝成為凈菜,最后將各種生鮮分類上 架銷售。 (2)供應商生鮮配送流程: 中午過后統計當日生鮮銷售數量,確定第二日各品種生鮮需求量,以便 明確采購方案; 按照采購方案向供應商確定所需貨物; 次日早晨,供應商派出車輛與人員將生鮮送到超市,并由檢測人員對生 鮮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完畢后運往生鮮工作區,為后續的操作提供材料; 生鮮區工作人員對生鮮進行處理,然后上架銷售。
生鮮品是百果園的核心商品之一,其每日配送量約為其它商品總配送量的 30%。生鮮品在百果園配送中心貯存一段時間后,一些生鮮品進行加工包裝,然后 按照各門店的需求量由冷藏車輛按時配送。所以百果園配送中心是生鮮品冷鏈物 流的重中之重,其運作效率明確的導致了生鮮品的品質、安全以及價格。 在大量資金注入的壓力下,供給空間可以向共同的社會供給模式發展。根據 供應商的配送能力、超市的配送需求,可以將供應商的配送能力,采用直接配送 與間接相結合使用。第三方配送模式需要以配送公司領域的形式進行合作,這 將會受配送規模的影響。而共同配送應該有一個成熟的發展模式,需要一個得益 于的社會分配制度,所以這個模式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良好的市場分布環 百果園在寧波市物流配送的現狀生鮮主要包括生鮮、生鮮、禽、蛋、水產品、肉、奶制品等。傳統生鮮物 流通常要經過以下幾個主要環節:農戶-經銷商-批發市場產地-內田批發市場-農 貿市場(轉售商)-消費者。花果園的生鮮經營是一項具有競爭優勢的新業務,既 要具備傳統農貿市場業務的內容,又要高于傳統農貿市場業務的質量、安全性 和舒適性。生鮮物流環節許多農民的生產和家庭消費是復雜的農業產業鏈中必 不可少的環節。
3.1 供應鏈環境下主體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由于供應鏈中主體地位上的不平等,導致各主體的數據量不同,數據傳遞 條件有限,特別是農村地區難以相對實現,不是所有主體都能滿足數據。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可以代表農民利益的經濟組織并不多,其規模小、市場覆蓋 率低。生產者分散再市場且沒有組織,農民不能完全抓住銷售過程中的核心部 分,不能根據相關信息生產價值,只能被動地聽從分銷商或中間商的安排。一般 來說,都是松散的合同形式,如訂單和合同訂單松散的農戶,這是“公司+農戶” 的經營空間。雖然農民是生產單位,但他們沒有法人資格,協議薄弱,在談判 中消極的市場風險是不容置疑的。 為了最大化利益,農民往往會偷工減料,導致市場的混亂、不穩定和利益損 失,這導致了供應鏈環境中無法進行長期合作。 3.2 缺乏規范的生鮮配送體系 中國是一個糧食生產大國,“新鮮”代表了一種新的生命和價值。生鮮的 含水量高,保鮮期短,極易腐爛變質。因此,新鮮冷凍食品的配送直接影響食 品安全,對物流技術和配送的效率制定了高標準。 生鮮都需要冷藏,產品最終獲取的質量是由冷藏的儲藏與流通的時間,溫 度以及產品耐藏性決定的。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流技術還處于初級 階段,大部分需要冷藏系統的商品并沒有得到相應的保障。在發達國家,產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