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養生主要是養脾胃和養肺,秋季枯燥,容易耗人津液,出現口干舌燥,上火等問題,注意飲食調整和養生很重要,那么白露吃什么食物養生?白露養生食物推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露吃什么食物養生?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陽氣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白露——萬物成熟收獲,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期。白露是秋季最關鍵的轉折點,上順夏季之土,下應秋季之金。
調整飲食,謹防秋燥
增加對芝麻、蜂蜜、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另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告別炎熱的夏天,迎來涼爽的秋天。但是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
營養專家表示,初秋時節,夏季的高溫尚未退卻,再加上天晴少雨、氣候干燥,這個時候容易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由于干燥導致的鼻腔出血。因此,值此時節,一定要當心秋燥傷人。
白露是典型的秋日節氣,是真正涼爽季節的開始,秋季主氣為燥,當秋燥沒能得到及時地預防和控制,便會發展為疾病狀態。
白露過后,燥氣漸盛,燥易傷肺,所以營養專家提醒要特別避免容易在秋季發生的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氣管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特別對于那些過敏體質的人,在飲食養生上更要慎重。
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為了預防呼吸道疾病,營養專家表示,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營養專家建議,公眾可選用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除了上述藥物之外,要多吃梨、山竹等涼性水果,同時增加對芝麻、蜂蜜、枇杷、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另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白露養生
養肺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中醫認為,這是肺氣大腸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緣故。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滋陰養肺。
飲食
由于“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與肅降,喜潤不喜燥。”所以白露在飲食調節上宜以清淡為主。建議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卜、豆制品等,以益胃生津;也可熬銀耳粥、芝麻粥、紅棗粥、玉米粥,以滋陰潤燥。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
咽津
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現口干舌燥等不適。《道藏·玉軸經》提出,“真液養真陰”,就是教大家咽津,具體方法為:舌頭在嘴里攪動,以刺激唾液的產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