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乳腺癌后還有什么可以治療(乳腺癌放療后遺癥)

shiyingbao

乳腺癌術后可通過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等方式進行后續治療。治療方案需結合分子分型、病理分期及患者身體狀況綜合制定。


1、內分泌治療:


適用于激素受體陽性患者,通過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腫瘤復發。常用藥物包括他莫昔芬、來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劑,需持續用藥5-10年。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骨密度和血脂指標,預防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2、靶向治療:


針對HER-2陽性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等藥物精準阻斷腫瘤生長信號通路。治療前需進行基因檢測確認靶點,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心臟毒性和輸液反應,需配合心電圖監測和預處理用藥。


3、放射治療:


適用于保乳術后或淋巴結轉移患者,通過高能射線殺滅殘留癌細胞。常規方案為25-30次分割照射,可能引起皮膚灼傷和疲勞等反應,需保持照射區域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摩擦和暴曬。


4、化學治療:


采用多柔比星聯合環磷酰胺等方案殺滅潛在轉移灶,周期通常為4-8個療程。化療期間可能出現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需定期復查血常規,必要時使用升白藥物輔助。


5、免疫治療:


通過PD-1抑制劑等藥物激活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適用于三陰性乳腺癌等特定類型。治療前需評估免疫相關不良反應風險,常見副作用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和間質性肺炎。


術后康復期需保持均衡飲食,每日攝入50克優質蛋白促進組織修復,優先選擇魚類、豆制品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避免上肢劇烈運動以防淋巴水腫。定期進行乳房自檢和影像學復查,建立規律作息管理壓力水平,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支持改善情緒狀態。出現骨關節疼痛或異常陰道出血等藥物不良反應時需及時就醫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