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恐龍蝦是背甲目小型甲殼動物,學名佳朋鱟蟲,亦稱馬蹄管子、王八蓋子、翻車車等,這類動物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經歷了三次地球大滅絕后仍有數種品系存活,下面來看一看三眼恐龍蝦是什么動物吧!
一、物種論述
三眼恐龍蝦并不是龍蝦,而是背甲目小型甲殼動物的統稱,學名佳朋鱟蟲,亦稱馬蹄管子、王八蓋子、翻車車等,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更神奇的是三眼恐龍蝦在三億年的時間里完全沒有進化,一直保持著三疊紀時最原始的形態。
二、形態特征
三眼恐龍蝦的背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尾巴叉狀,體長約10厘米,分成約40節,全身有有很多葉子樣的附屬肢體,三只眼睛,兩側的復眼呈黑色,中間一只用于感光的眼睛呈白色,幼蟲像河蚌,沒有尾巴,體色呈暗紅色。
三、分布范圍
三眼恐龍蝦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美國、非洲、澳洲、日本、西印度群島、新蘇格蘭、加拉巴哥群島、印度等地,其中最奇特且最著名的分布地是艾爾巖(世界上最大的巖石)山頂,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等地。
四、生活習性
三眼恐龍蝦是底棲動物,主要以水中的有機體碎屑為食,亦捕食水生昆蟲及幼蟲,存活周期只有約90天,但三眼恐龍蝦卵的生命力超級強,滯育期至少可達25年以上,也就是說三眼恐龍蝦卵25年后遇上適宜的環境仍然可以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