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B超的時候,常聽醫生說寶寶是趴著的,去走走再回來繼續檢查,有的人認為這是在暗示寶寶的性別,因為女寶寶不愛動,常常趴著,需要寶媽多走動走動才會轉過來,而男寶寶比較愛動,一般不會趴著。但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無論男寶女寶都有可能在B超檢測時趴著。
b超醫生暗示趴著是什么意思
醫生說胎兒是趴著的,一般這種時候只是說胎兒的姿勢影響到了檢查,沒辦法看清楚寶寶的發育過程,和胎兒的性別是沒有關系的。并且胎兒在腹中的姿勢是隨著寶媽的狀態和胎動而不斷變化的,所以根本不能用于鑒定寶寶性別,且醫生一般也不會通過暗語告知。
產檢時,醫生告訴孕媽寶寶是趴著的,只是想讓孕媽通過吃東西或者爬樓梯運動的方式讓胎兒活躍起來,進而改變這種趴著的姿勢,這樣就可以順利的產檢了。建議孕媽不要過于聯想,寶寶在孕媽子宮中腹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屬于正常現象,是多數孕媽都會碰到的一種情況,并無暗示什么的說法。
其實生男生女的幾率是各占50%的,而胎兒趴著又屬于非常正常的現象,所以無法籍此推斷出性別,與其在意性別,不如盡量挑選寶寶比較活躍的時間去,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產檢時也能更快的通過了。
醫生說寶寶趴著在暗示著什么
根據寶寶是否趴著不能判斷出是男孩還是女孩,胎兒在孕媽子宮內趴著屬于正常現象,而胎兒性別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決定了,所以二者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另外,懷孕32周以后隨著胎兒的增大,羊水會減少,胎兒在宮內的空間縮小,其姿勢就基本固定。
胎兒產生趴著狀態是由于胎兒在宮腔內姿勢通常是呈低頭的情況,頦部接近胸骨,四肢抱入胸腔前,展現在肚子里趴著姿勢,這也是為適應子宮體大小。一直到臨產期時,胎兒與子宮內膜接近,胎兒位置和姿態相對性穩定。
如果寶寶在做B超的時候一直趴著不動,無法看清心臟切面、寶寶臉部等具體情況,孕婦可以到室外散步、爬樓梯等,堅持運動半小時左右,回到檢查室再次做檢查,寶寶改變體位的可能性會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