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階段一般指從出生到滿2周歲。嬰幼兒階段良好的營養和科學喂養是孩子一生健康的重要保障,對未來的體格生長、智力發育、免疫功能等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是一生中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是對能量和營養素需求最高的階段。嬰兒的消化和排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代謝廢物的排泄能力都比較低,所以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應該是母乳,母乳既能提供充足的營養,又能適應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如果新生兒第一口奶是配方奶粉,所攝入的異原蛋白質可能引發過敏。為了順利完成母乳喂養,媽媽分娩后一定要盡早開奶,讓嬰兒反復吸吮乳頭,這樣可以使寶寶獲得初乳并進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新生兒出生后3天內,在體重丟失不超過7%的情況下,發生嚴重脫水和低血糖的可能性很低,在媽媽開奶前不需要給新生兒喂水、葡萄糖水等。純母乳喂養能滿足嬰兒6個月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同時有利于腸道健康微生態建立和腸道功能的成熟,不需要喂水和其他液體。3月齡以前的嬰兒,不要追求規律的喂奶次數和時間,孩子只要餓了就喂,等孩子慢慢長大,胃容量逐漸增加,會逐漸建立起規律的哺喂習慣。可以通過孩子的尿量來判斷母乳攝入是否充足,如果孩子一天能尿濕5~6個紙尿褲,說明嬰兒是能吃飽的。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用純母乳喂養嬰兒,建議首選適合6月齡內嬰兒配方奶喂養,不要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喂養嬰兒。
對于7~24月齡的嬰幼兒,母乳仍然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不過這個時候單一的母乳喂養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需要逐步添加輔食。因此,6個月以后的寶寶要繼續母乳喂養,同時逐步添加輔食。
輔食的添加要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每添加一種新食物適應2~3天,觀察嬰幼兒是否有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后再添加新食物。
7到12月齡的嬰兒輔食要單獨制作,不需要額外添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1歲以后可以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食物;滿2周歲以后可以跟家人一起進食。
每3個月應為孩子測量一次身長、體重、頭圍等體格生長指標,有助于判斷其營養狀況。對生長不良、超重肥胖以及處于急慢性疾病期間的嬰幼兒要增加監測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