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孩子是否是胃腸生長痛?
胃腸生長痛發生時,孩子的疼痛并不會規律出現,但在這段時間會反復發作,每次出現時間較短,疼的時候一般就10分鐘左右,之后疼痛感消失。當疼痛感消失,孩子就和正常時候一樣,可以照常玩耍、學習和吃飯,不受影響。
疼痛位置通常在肚臍眼周圍,有時候會在肚臍眼上面疼。
疼痛程度也有輕重,輕微的情況,孩子可能只是感覺到肚子不舒服,較重的情況下表現為腸絞痛,腸道有可能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腸鳴音,此時,孩子可能會很難受,面色發青或發白,有可能有惡心嘔吐的情況,幼兒甚至會哭鬧不休。
知道了這些癥狀還需要注意,還要排除掉其他的導致胃腸疼痛的原因。
孩子受涼、吃了生冷食物比如冰淇淋,也有可能誘發腹痛。這種情況下的肚子痛不會立刻消失,有時候還會伴隨脹氣放屁或者腹瀉的癥狀。
腸胃炎也會引起疼痛,但一般伴隨著腹瀉,有時候孩子還會發燒。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另一端腸道內部,導致腸道功能不暢。這種情況下,疼痛程度較嚴重,而且按壓孩子腹部的時候,會有更強烈的痛感。同時,肚子上還有可能有小包。
腸蟲癥也會引起疼痛,比如蛔蟲病,疼痛時也多是在肚臍周圍。但腸蟲癥一般伴隨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
不過胃腸生長痛不會發燒,不會有按壓的痛感和包塊,痛感消失后,孩子可以正常飲食,跟平時一樣。
家長在經過仔細觀察和對比,排除其他的腸道疾病后,才能確認為胃腸生長痛,如果有不屬于胃腸生長痛的癥狀出現,應盡快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專業診斷,不要耽誤病情。
胃腸生長痛如何緩解?
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緩解孩子的胃腸生長痛呢?
首先,家里有3-12歲的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平時的飲食注意營養均衡,比如多讓孩子攝入優質蛋白質如魚、蝦等,以及一些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如核桃仁、腰果等,有效促進神經發育和肌腱的生長。
這樣可以幫助神經和腸道平滑肌的發育盡可能跟上骨骼的生長,從而降低胃腸生長痛的發生概率。
其次,如果發生了胃腸生長痛,可以通過如下的方法來緩解癥狀:
熱敷:家長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孩子肚臍眼周圍,或者其他疼痛部位的周圍。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胃腸平滑肌的痙攣,緩解孩子的疼痛。
按摩腹部:孩子如果正處在疼痛,可以給孩子按摩肚臍周圍。方法是用手掌心輕輕地按在腹部,順時針按摩幾分鐘。這種時候一定不要亂按,否則可能會讓孩子更痛。
通過上述方法緩解癥狀的同時,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攝入,盡可能提供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不給腸胃造成過多的負擔。
總的來說,胃腸生長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需要特別擔心,輕微的癥狀也不需要治療,過段時間就可以自愈。
如果孩子的痛感太強烈,可以去醫院求助專業的兒科醫生,適量地服用止痛藥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