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規律,自然養育寶寶也需要遵循規律。
寶寶出生后,按照月份成長劃分,需要的奶粉也相對不同,比如說從出生到6個月,建議食用一段奶粉,6個月之后,建議更換二段奶粉……
但這個建議必須參考寶寶當下的身體情況,才能決定更換與否,如果只根據月份,不結合寶寶自身狀況,就固執地更換二段奶粉的話,會對寶寶的身體和成長發育帶來不好的后果。
寶寶6個月必須換二段奶粉?新手爸媽按“標準”喂養,寶寶身體難以消受
小何和老公兩個人是95后新手爸媽,工作地點又都在外地,所以平時很少能依靠到父母長輩,只能自己從書里和網上學習一些育兒知識,用來照顧他們的寶寶,是典型的“照書養兒”。
小何看網上說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為了讓他們攝入更適合的營養成分,幫助寶寶發育成長,就應該更換二段奶粉了。所以她也按照網上說的,給寶寶購入了二段奶粉,以備準時更換。
誰知正要換奶粉的那幾天,寶寶忽然胃口不太好,以前能喝完的奶水,現在總要剩一點,小何和老公說起這個事,老公覺得這可能就是寶寶需要更換二段奶粉的信號,要不怎么以前喝得好好的奶粉,現在忽然不“香”了。
小何一想也有道理,就沒在意,準時準點地給寶寶更換了二段奶粉。誰知更換了二段奶粉后,寶寶不但沒有恢復以前的胃口,甚至喝得更少了,而且還開始頻繁吐奶,出現便秘等情況。
小何和老公趕忙帶孩子去了醫院,結果醫生說寶寶消化不良,問他們最近給孩子喂了什么,小何于是說起更換二段奶粉的事,醫生無奈嘆氣“書上和網上有些知識當然是論據的,但如果一味嚴格按照那上面的時間和方式喂養寶寶,而不結合自身情況,就會出現這種事干了,錢花了,結果寶寶還跟著“遭罪”的情況”。
寶寶6個月必須換二段奶粉?別急,這5種情況先不要換,再等等
▲ 寶寶身體出現不適,先不要換
如果在準備更換二段奶粉時,寶寶身體忽然出現不適,比如說胃口減弱、吐奶或便秘等情況,就先不要急著給他更換奶粉。
從新生兒開始就能食用的一段奶粉,是最容易消化的,如果寶寶在食用一段奶粉期間,依然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就需要咨詢醫生,進行解決,之后再循序漸進更換二段奶粉。
▲ 寶寶打疫苗的時候,等等再換奶粉
寶寶出生后,不同階段需要注射不同疫苗,如果恰逢注射疫苗時期,建議家長們前后一個星期左右先不要更換奶粉。
疫苗本身是一種抗原,注射到寶寶體內后,會刺激產生抗體,從而抵御某些疾病和細菌。有經驗的爸媽們應該知道,在產生抗體的過程中,寶寶會覺得難受、煩躁,有的還會出現腹瀉、發燒等情況。
所以部分孩子在接種疫苗之后,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這個適應階段,建議爸媽們最好不要給寶寶更換奶粉,讓寶寶在熟悉的飲食中,先平穩度過這段時間。
▲ 寶寶剛添加輔食時
正常情況下,6個月的寶寶都需要攝入輔食了,這時期攝入輔食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在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就更換奶粉,寶寶的腸胃很容易吃不消。
原因其實很簡單,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的腸胃接收到了不同食物,寶寶脆弱的腸胃不僅要適應輔食,還得適應新奶粉,等于是給他添加了雙重的任務,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這樣就會引起寶寶成長發育的減緩。
▲ 寶寶周圍情況發生變化時
如果在6個月前后,爸媽忽然帶著寶寶探親回了老家,或者總是在家照顧寶寶的人發生了變化,比如媽媽去上班了,奶奶或者姥姥來幫忙照顧,或者請了月嫂等情況。
只要是寶寶習慣的地點和照料他的人發生了變化,這段時間都不建議改變寶寶的飲食習慣,更換奶粉。
很多爸媽不理解這一條,認為寶寶既然身體沒問題,也不在疫苗期,地點和人物怎么可能影響他的飲食?實際上就像大人心情不好、煩躁時就胃口不佳一樣,寶寶如果對周圍環境和人感到不熟悉,引發不安全感,也會觸動他的飲食。
這時候如果再更換了奶粉,寶寶就會覺得自己處在一個什么都是新的,和以前不一樣的環境里,會不自主地產生不安全感,從而哭鬧、拒絕奶水,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生病的情況。
喂養寶寶是一個經驗結合知識的過程,單純依靠任何一方,都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寶媽們在育兒方面有疑慮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在上網咨詢的同時,也要多問問身邊有經驗的人,不要完全死板地“照書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