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進入初中教育時期,這正是學生青春期萌芽的階段。很多學生的情緒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會很不穩定,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些什么呢?其實幫助學生做好“情緒管理”并不難,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給大家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家里有一個小女孩薇薇,剛剛小學畢業進入了初中。因為薇薇從小性格內向不愿意與人溝通,所以朋友很少。上了初中以后遭到別人的冷淡,心里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合群,無法與人正常相處。經常自己偷偷哭泣、遇到困難選擇逃避。而薇薇的媽媽采取了一個正確的方法,帶她多去參加課外活動,學習一些表演的課外課程,而且經常鼓勵和贊揚她。漸漸地薇薇找到了自信,愿意和其他好伙伴一起溝通玩耍,情緒也變得穩定起來。所以說只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學生一定會更好的成長。
幫助初中生穩定情緒的3個方法
1. 鼓勵教育法
德雷克斯說過:“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對于初中生而言,在一個人生的重要階段需要家長的不僅僅是陪伴,也需要家長對學生給予肯定。鼓勵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勇氣,在家長的鼓勵下建立自信心,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家長需要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及時指出,也需要在他做的好的時候給予鼓勵。有時候你一句鼓勵的話,就會成為他成長進步的動力,幫他積蓄足夠的力量,讓他在鼓勵的滋養下成長。
2. 理解、接納教育法
我們說要去鼓勵學生,但鼓勵的同時也要理解、接納他。青春期其實也是學生通往成年的必經之路,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需要你去逐漸接納他。對于一些新的事物他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試著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面對他的情緒,一定要疏而不堵,尤其是特別負面的情緒,一定要發泄出來。作為家長,首先自己要冷靜下來,教他遇到困難怎么辦,怎么處理困難。
3. 尊重教育法
對于現在的初中生來說,都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所以一些需要做決定的事情都要尊重一下他的意見,給他選擇的權力。有很多家長只要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就對孩子打罵,這樣學生就會有逆反心理,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多給他一些選擇做主的機會,也是對他的一種鍛煉。當然學生與家長之間互相尊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多多注意,多多培養互相尊重的意識。
看到這里,小編認為正確的管理好初中生的情緒并不是難事,只要家長有耐心,正確的掌握方法,學會多理解、多溝通,我相信一定會陪學生們美好的度過這個階段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幫助家長管理孩子情緒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