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歲嬰幼兒如何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shiyingbao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從出生到三歲,就已經完成了50%,而且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八歲,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 %,在這時期若能以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教導孩子,會有明顯的進步。也就是說兒童要進小學一年級時,聰明與否,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零歲到三歲之間,實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時期,假如不能把握這個時期,年齡愈長,啟發、培養的功夫就會愈費力,效果也就愈差了!

感覺統合的重要性

感覺統合對孩子非常重要,嬰兒生后不久就開始協調感覺、知覺和動作之間的活動,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起來,才得以認識世界。

感覺運動成熟與否,是日后智能學習或思考前期(3-6 歲)孩子成功與否的基礎。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夠用大腦做記憶性的學習,但在觀察、組織、想象、推理上的大腦功能會有應用上的困難。

在 6 歲以前,孩子還無法以抽象的概念來完成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必須以實際的感覺來認識與學習,所以他們必須不斷地以身體及四肢的動作來增加感官及運動的經驗,而這種身體及四肢動作的有效運作則是以大腦的調控和整合為基礎的。由此可見,感覺統合對孩子智力的發展非常重要。

認識感覺統合失調

1.當今多為獨生子女,多數家長視為掌上明珠,過分保護,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后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伙伴少了,整天與成人接觸,成人化的思維多,而缺乏童真。缺乏運動、缺乏游戲、缺乏大自然熏陶,都易導致感統失調。

2.糾正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 ,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好好地玩,多接觸自然。在室外奔跑、爬樹、涉水、玩沙、玩泥,經常去曬太陽、看花草,對孩子身體各方面控制能力的鍛煉很有好處。

3.父母還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孩子走出高樓與孤獨,讓孩子在與人交流與溝通中,刺激、調整與強化自己的各類感覺統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用溺愛或者不信任的目光包辦孩子的一切,只要可能,孩子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去做。

孩子在3歲前處于腦發育和身體發育的最快時期,可塑性最強,這段時期是兒童智力發展、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0-3歲早期教育的干預可以發揮孩子大腦的最大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