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孩子發育的時候給他吃小公雞,真的能有助于長高嗎?

shiyingbao

孩子長高吃小公雞,這與“產后媽媽不能吃母雞,因為母雞含有雌激素會回奶”的說法有點類似。孩子可以吃小公雞,小公雞所含雄性激素很少,主要是雞肉含豐富的蛋白質,而孩子長高又離不開高蛋白質的肉類。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雞肉(包括小公雞)對孩子長高是有作用的。

把握孩子長高的2個黃金期:

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2個時期:一個是在寶寶3歲之前,第二個是孩子10歲前后的青春期發育期。家長把握好這2個長個子的黃金期,那么寶寶的身高一般都差不了。

剛出生的新生嬰兒,身高一般在50厘米左右。到寶寶一歲時身高能達到75cm,2歲時長到85~87cm,到寶寶3歲時長高到90~95cm左右,也就是說孩子出生頭三年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間段。

孩子到10歲前后進入第2個生長發育高峰期。男孩一般11歲,女孩通常9歲,就進入青春發育期。青春發育期的孩子身高增長每年大約為7~12cm左右。通常來講,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越晚或者青春期的時間跨度越長,那么孩子的身高就會越高。

反之,如果孩子提前進入青春期,那么通常就與“性早熟”有關系。性早熟包括給孩子過分補充營養和洋快餐等垃圾食品,或者某些增高的營養品,導致孩子骨齡早熟,那么孩子身高增長的空間就下降。

當然了,但是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太晚也不行,比如說男孩在14歲,或者女孩12歲時身高還沒有明顯增長,那么就與某些疾病和性激素分泌異常有關,這可是要看醫生的。

影響孩子長高的主要因素:

給孩子吃小公雞能幫助長高嗎?雌激素促進孩子(不論男孩女孩)骨骼生長和成熟,并不是雄性激素。影響孩子身高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

均衡的膳食營養(31%);父母的基因遺傳(占23%)、寶寶每天堅持適量地運動(20%),充足的睡眠(睡眠狀態下分泌的生長激素)以及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和成熟的雌激素(不是雄性激素)。

1、營養因素占到寶寶身高增長因素的31%,比基因遺傳所占的比例還要大。

孩子長高所需要的營養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充足的鈣和鎂,以及均衡的其它營養素。

包括肉類、蛋類、牛奶各種豆類(豆腐)這些高蛋白質的食物,這些食物同時也是含鈣高的食物,比如說牛奶。青春發育期的孩子每天350~500ml牛奶,對孩子長高有明顯幫助。

2、充足的睡眠。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每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為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孩子睡眠狀態下分泌,生長激素在晚上9點之后~凌晨1點這個階段分泌量增加。孩子10歲前后每天建議要睡8~9個小時,不要熬夜。

3、雌激素

: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和成熟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而不是雄性激素。女孩的雌激素由卵巢分泌,男孩的雌激素由雄性激素經芳香轉化酶轉化過來。所以青春發育的孩子可以多吃一點豆類,因為豆類含雌激素較多,且含鈣量豐富。

4、堅持每天運動: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孩子每天堅持跑步,跳高、打籃球,以及跳繩等運動,可以刺激寶寶骨骼生長發育。同時,在戶外運動能增加維生素D的補充量,而維生素d是幫助鈣沉積到骨骼中的主要因素。

5、基因遺傳: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遺傳影響(占70%),但是現在的兒科專家認為只占23%,這個就不講了。

總結:

(1)孩子生長發育高峰期有2個階段,這2個階段給孩子保證充足的營養,包括雞肉、牛羊肉、牛奶、豆類,雞蛋等高蛋白,高鈣的食物,有利于孩子長高。

(2)至于孩子吃小公雞是可以的,小公雞含雄性激素較少,而影響孩子長高的激素主要是生長激素和雌激素,并不是雄性激素。

(3)女孩在月經初潮之前,男孩在變聲之前,是孩子第二次長個子高峰期。過了這個時間,孩子長高的機會就錯過了,請家長一定要把握好。

(4)青春發育孩子的膳食搭配:肉類(包括雞鴨魚肉、牛羊肉)每天100~120克,也就是每天二兩左右;雞蛋每天2~3枚;牛奶每天350~500ml;蔬菜每天1~1.5斤,水果每天0.5~0.8斤,主食(米飯、面條、饅頭)每天6兩~1斤。青春發育期的孩子普遍飯量大,這個推薦量并不多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