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辣椒,到底是降低血壓,還是升高血壓?研究告訴你真相

shiyingbao

“辣椒好,一餐無它不得飽”。這是我國四川、湖南、貴州等地人們口里流行的一句話。

辣椒,深受人們喜愛。辣味雖讓很多人“痛不欲生”,卻又欲罷不能,孫叔就是其中一員。

孫叔本來是廣東人,但常年在湖南打工,口味也“入鄉隨俗”發生了變化,變得十分愛吃辣椒,這些年“無辣不歡”,尤其是聽人說吃辣椒對高血壓有好處后,對辣椒更是喜愛。

后來年紀大了,到了退休的年齡,孫叔便回到自己的家鄉廣東養老,但吃辣的習慣一直保持著。

而這對于常年生活在廣東,口味比較清淡的妻子,就十分折磨了。妻子認為辣椒具有刺激性,反而會引起血壓波動,讓孫叔少吃,最好戒辣。

孫叔可舍不得自己的“心頭好”,經常跟妻子唱反調,因此,兩個人經常為吃辣這個問題吵架。

一、為什么有人特別能吃辣?

辣味,其實并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

當進食辣制食品后,當中的一些復合物可激活人體中一種叫做“傷害性感受器”的感覺神經元,出現燒灼感,而很多人就特享受那種“灼燒感”。吃得越多,對辣的忍耐力也高,便越能吃辣。

而吃辣為什么會上癮,這主要是因為吃辣的時候,體內會分泌內啡肽,這種激素可以讓人產生愉悅感,放松大腦,緩解壓力,所以很多人就愛上了這種感覺。

還有就是,一直吃辣,體內分泌的內啡肽便無法使人感到滿足,那人就會更想吃辣,自然也就吃辣“上癮”了。

二、吃辣椒到底是降低血壓,還是升高血壓?

在大眾的認知里,吃了辣椒很容易臉紅、心跳加快,因此覺得辣椒會升血壓,但網上卻有傳言說,多吃辣椒能降血壓,這是真是假呢?

關于吃辣與血壓之間的關系,一項涉及5.4萬人的研究給出了答案。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帶領的團隊,利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數據,對53916名30~79歲的成年人的信息進行分析。

在校正生活方式、體重指數等因素后發現:女性每星期吃辣次數越多,收縮壓、舒張壓下降越明顯,考慮可能與辣椒當中的辣椒素有關。每星期吃辣1-2次,高血壓患病風險下降10%;吃辣超3次,風險下降12%。但這一現象在男性身上看不到。

可見,適當吃辣椒,確實有一定的輔助降壓效果,但該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研究人員表示,吃辣與降低血壓之間的具體機制還未明確。

因此,不要盲目認為辣椒能有效降壓,辣椒不能代替降壓藥,也不能治療高血壓。

三、適度吃辣的好處,可能讓你意外

拋開高血壓的問題,適當吃辣,其實對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

補充維生素:辣椒當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如甜椒當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130mg/100g,彩椒為104mg/100g;此外,辣椒中的維A、維E、維K等維生素含量也很高;所以適當食用辣椒,可幫助補充維生素。

緩解壓力:吃辣,可促進機體分泌大量的內啡肽,這種激素可以使人感到快樂,減緩壓力。

促進食欲:辣椒當中含消化酶,所以適當吃辣,可促進蛋白質分解,并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內啡肽,從而促進食欲。

有助于減肥: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作用于脂肪組織,長期吃辣,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脂肪合成,從而預防肥胖。

更有益腸道菌群:適當吃辣,可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的速度,促進腸道雙歧桿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長,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風險:《美國預防心臟病學雜志》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平時經常吃辣的人,與從不或很少吃辣的人相比,發生心血管病死亡風險下降,為17%。因為當中的辣椒素有助于促進脂肪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血糖控制,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可見,吃辣的好處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可以適當“重口”,稍微吃點辣。

四、健康吃辣,牢記這4點

吃辣雖好,但前提是大家要注意掌握健康的吃辣方法。健康吃辣,牢記這4點:

1、注意控制量

辣椒再好,也不能多吃,不然容易刺激胃腸黏膜,引發胃腸疾病等問題。尤其是本身就有胃潰瘍、食道炎等疾病的人群。

2、盡量不要空腹吃

空腹吃辣椒,對胃粘膜的刺激是比較強的,長期如此很容易損傷胃粘膜,所以最好避免這種吃辣習慣。

3、搭配清淡的果蔬

辛辣刺激的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此時可以搭配一些清淡、少油少鹽的果蔬,比如清炒苦瓜、蒜蓉西蘭花等,或者柚子、柑橘、梨等水果,有一定的清熱去火的作用。

4、把握好辣度

吃辣別勉強,如果辣度明顯超出自己能接受的范圍,還是別強行挑戰了,不然可能引起腹瀉、嘔吐。

總之,吃辣對健康有一定益處,普通人可以適當吃。但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心腦血管疾病、便秘、口腔潰瘍、眼病、甲亢胃腸疾病患者等,吃辣可能加重病癥,所以要注意避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