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術后吃什么傷口愈合快?手術恢復推薦的16種食物及飲食禁忌

shiyingbao

手術后吃什么傷口愈合快?

1、維生素A加速傷口愈合

缺乏維生素A會阻礙傷口的愈合,維A參與細胞分化、上皮成纖維細胞增殖以及膠原蛋白,并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維生素A還有抗氧化作用,可美白皮膚,在傷口的愈合過程中發揮雙重作用。

因此想讓傷口愈合快,可多進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動物肝臟、雞蛋黃、胡蘿卜、西紅柿、牛奶等。

2、補鋅可促進傷口愈合

有權威認證,手術前后補鋅有利傷口愈合,因為鋅是新陳代謝所需多種酶的激活因子,參與人體脂肪、蛋白質及核糖核酸的合成與代謝,有利于表皮細胞的分裂生長,加快傷口新生肉芽組織形成,同時還可以預防感染。

含鋅的食物主要有:牛肉、豬肝、豬腎等,核桃、花生等堅果,以及豆類食品如黃豆、蠶豆等,還可以通過鋅制劑來補充,如新稀寶牌鋅硒寶,含第三代蛋白鋅,可快速補鋅以加速傷口愈合。

3、維生素C減少黑色素生成

維生素C增進傷口愈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在受感染、發熱時,此維生素之損失亦隨之增加,故其對刺激之反應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手術后傷口愈合過程中需要靠膠原蛋白來填充,而膠原纖維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的幫助。維生素C是一種還原劑,可減少黑色素的形成,還具有較明顯的美白作用,能將已經生成的黑色素還原為無色物質。

維生素C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中,主要是青菜、菠菜、橙子、紅棗、獼猴桃、柑橘和柚子。

4、蛋白質減少傷口感染

蛋白質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感染機會。有傷口的人可多進食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牛奶、乳鴿等,其中乳鴿含優質的血紅蛋白和軟骨素,可調節大腦神經,改善睡眠,調理身體,有特殊的食療效果。

5、適量脂肪對傷口愈合有益

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愈合缺損。魚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益處。

另外,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者,供給充足的能量是傷口愈合不可缺少的。在傷口愈合期可多吃含糖豐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手術后吃什么傷口愈合快?代表性食物舉例

較為常見的十大促進傷口愈合的食品有:乳鴿、虹鱒魚、海帶、苦瓜、黑木耳、西紅柿、蜂蜜、豬蹄、豬蹄、黑豆。

1、牛肉

牛肉富含肌氨酸,可增長肌肉、增強力量;富含維生素B6,可增強免疫力,適合術后、病后調養的人食用。牛肉加紅棗燉服,則有助肌肉生長和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

2、蘆薈

蘆薈是一種天然的抗生素,能鎮痛止血,收斂傷口,它也是一種催化劑,能加速受傷皮膚的愈合。《中華本草》記載了其抗菌、修復組織損傷和保護皮膚等作用。

3、苦瓜

美國科學家,從苦瓜中提煉出一種其味極苦的奎寧精。經化驗,這種物質含有明顯的生理活性蛋白質類成分,有利于人體的皮質新生和傷口愈合。所以,常食苦瓜能增強皮層活力,使面容變得細嫩、容光煥發。

4、西紅柿

與一般蔬菜相比,西紅柿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C能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組織創傷口更快愈合,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力,但前提是要生吃,因為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具不穩定性,在加工過程中容易被氧化和分解。

5、蜂蜜

喝一點蜂蜜對傷口愈合會有較大好處。另外,也可以將蜂蜜直接涂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6、豬蹄

豬蹄含有豐富的鋅、膠原蛋白。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多補充膠原蛋白能促進傷口愈合的速度。

7、鱸魚

一般來說,吃黑魚有利于傷口的恢復,其實鱸魚才最適合于開刀的人。如貧血或糖尿病患者,如果受傷要動手術,在開刀前就應開始吃鱸魚,開刀后還要吃,對傷口的愈合非常有幫助。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

手術后吃什么傷口愈合快?推薦的16種食物:

1、牛肉

牛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豬肉多,脂肪比豬肉少,其氨基酸的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的需要,瘦牛肉對病人或動過手術的人在修復組織和以及補充失血時食用特別適宜。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食用牛肉也比較適宜。

2、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余。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術后體虛血缺患者食用可加速傷口恢復。

3、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喝黑魚湯對于傷口也很有好處。

4、紅棗

大棗對身體有很多補益作用,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病后體弱、貧血患者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可以通過大棗調理身體。用黨參10克,大棗20枚,有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的功效。將兩藥煎煮2次,每次40分鐘,合并藥液后代茶飲。

5、雞蛋

雞蛋是天然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后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6、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非常適合人們用來提高免疫力,或者是術后、產后身體的恢復。中醫學認為其性平、味甘,歸肺、腎二經,具有益腎壯陽,補肺平喘,止血化痰的功效。適用于肺腎兩虛、精氣不足之人,常見咳嗽氣短、自汗盜汗、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等癥狀。由于它性平力緩,能平補陰陽,所以也是年老體弱、病后體衰、產后體虛者的調補藥食佳品。

7、胡蘿卜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且在高溫下也很少被破壞,并容易被人體吸收,進而轉變成維甲類。長期吸煙的人,每日如能飲半杯胡蘿卜汁,對肺部也有很好的作用。研究發現每天吃胡蘿卜有利于防癌。而且,癌癥病人接受化療時,如能多吃些胡蘿卜,可減輕化療反應。

8、豬蹄

豬蹄含有豐富的大分子膠原蛋白質,這些膠原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后,能促進皮膚細胞吸收和貯存水分,防止皮膚干澀起皺,使面部皮膚顯得豐滿有光澤。對于經過大手術后病人來說,適當吃一些豬蹄可有利于組織細胞正常生理的恢復,加速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

9、乳鴿

鴿子與其他飛禽(雞、野雞、鴨)及淡水魚類一樣,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100g鴿子肉內含蛋白質22~24g,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脂肪等。術后傷口的修復十分需要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手術后吃鴿子有利于傷口恢復。

10、虹鱒魚

該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小刺、無腥味、高蛋白、低脂肪,在國際上被列為高檔綠色食品。虹鱒魚可做具有異國風味的生魚片,宜清蒸、清燉,亦可做氽魚絲、紅燒、熏魚,是極佳的促進傷口愈合的食品。

11、海帶

海帶所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菠菜的幾倍到幾十倍。胡蘿卜素、核黃素、硫胺素以及尼克酸等重要維生素的含量也很多。海帶中的褐藻酸鈉鹽,對動脈出血癥也有止血效能。

12、芋頭

芋頭中的淀粉含量占到70%,是完全可以當做主食食用的。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等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成分綜合到在一起最大的功效就是能夠美容養顏、烏黑頭發的作用,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其中豐富的維生素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哦,特別適合病后體虛的患者。

13、甲魚

甲魚,又稱為團魚或者鱉。它的肉具有雞、鹿、牛、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稱。在它的身上,找不到絲毫的致癌因素。甲魚也因此而身價大增。甲魚富含動物膠、角蛋白、銅、維生素D等營養素,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質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

14、西紅柿

與一般的蔬菜相比,番茄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C能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組織創傷口的更快愈合,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力,但是前提是要生吃,因為對于番茄中的維生素C來說,由于維生素C的不穩定性,在加工過程中容易被氧化和分解。除了維生素C,番茄中富含的番茄紅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

15、南瓜

南瓜食部的含水量較低,干物質含量較高,非還原糖和淀粉含量中,淀粉與全糖比率大于1,纖維較少,維生素A、維生素C含量也比較多,是非常好的保健品。此外,南瓜還含有極豐富的氦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是食物中非常好的一種。清代名醫陳修園說:“南瓜為補血之妙品”。

16、蜂蜜

中醫認為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胃、大腸經;有調補脾胃、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之功效。而對于潤肺止咳,枇杷蜜的止咳作用最好。蜂蜜還可以治傷口,因為蜂蜜去掉糖分后的酸度等同于醋,可令細菌在創傷部位不能生存。即使沒有病菌,在它的作用下,傷口的腫脹、疼痛程度都會大大減輕,還能消除死去的肌肉,加快傷口愈合。

傷口愈合不能吃什么?

1、不能食用醬油,有可能導致傷口留下疤痕。

2、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這些食物容易引起上火,會導致傷口炎癥。

3、不能食用食用菌類食物,如蘑菇、香菇等。這類食物多為高蛋白食品,吃多了容易上肝火,平時有頭痛、眩暈等癥狀的人,要盡量少吃。

4、不能食用海腥類類食物,如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它們大多性寒而腥,對傷口的愈合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5、不能食用桃、杏之類的水果。這些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杏吃多了則容易傷筋骨,都會對傷口的愈合造成一定的影響。

6、不要食用雞頭、雞翅、雞爪、鵝肉、豬頭肉等食物,這些食物容易引發肝火,從而影響口的愈合。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術后不能吃的食物還有“發物”,那么發物影響傷口愈合嗎?到底發物是什么?術后可以吃嗎?

發物影響傷口愈合嗎?

民間流傳的發物種類比較多,主要是牛羊肉、魚蝦蟹貝類以及蔥蒜韭菜芥菜帶有刺激性的蔬菜。這些食品乍一看并沒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卻被統稱為發物。

吃發物會影響傷口愈合這種說法是并不成立的,在臨床上醫生也不會特別囑咐病人不要吃發物。對傷口愈合有直接影響的往往并不是飲食方面,而是來自外部的污染和患者自身不注意造成的傷口繃裂。很多患者的傷口處于特殊部位,比如關節部或者和身體活動比較密切的部位,這時候如果太用力就可能會使傷口裂開或者愈合不好。比如有的病人傷口在腹部,劇烈的咳嗽都可能導致傷口裂開。

在臨床上患者也經常提到要不要忌發物,一般我們都主張以自然飲食為主,可以按照平時的習慣吃飯。只要糖類、蛋白質和維生素三大主要營養元素攝入均衡,就沒有什么問題。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一些所謂的發物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對于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有一定幫助。

對于一些消化道手術的患者,沒有辦法正常進食的還需要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額外補充營養,目的就是提高患者整體的健康狀況,提高自身免疫力。自身抵抗力提高以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傷口感染的可能性。所以說吃發物并不會直接影響傷口愈合。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發物”也應因人、因病、因時而異,不應一概而論,也就是說“發物”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例如白糖、紅糖及含有糖的加工食品均應視為糖尿病患者的“發物”,但當糖尿病人在家里因未及時進餐或使用降糖藥過量等導致低血糖時,“發物”便成了救命的“靈丹”了。對肝、膽疾病患者來說,肥肉、油炸食品等含脂肪豐富的食物是“發物”;竹筍、白酒、酸辣食物可視為胃病患者的發物。

還有,食物過敏也是中醫認定“發物”的重要依據。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每一種食物都會有人對其發生過敏。但較易致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魚蝦、海產品、蔥、蒜、韭菜、羊肉、蘑菇、米酒、芒果等,如果你對這些食物不過敏,當然就不存在“發物”之說了。

手術后不能吃的食物

不同手術有不同的忌口需要,如

1、骨科類手術后飲食不能吃高脂肪、辛辣食物,以好消化為宜,應該適當補充粗纖維、鈣質;

2、消化系統手術后飲食應該避免一些蛋白粗纖維或植物粗纖維的攝入。宜清淡和細膩,這時需要考慮的是利于胃腸道的功能重建和恢復。

3、產婦手術后避免食用性寒涼食物,宜選擇性溫熱的食物,來促進體力恢復、活血化淤,以及促進子宮收縮。可用牛肉、雞肉、鴿肉等高蛋白動物性食物作為主料,輔以生姜、胡蘿卜、葛根或紅花等散淤的食材。

4、心血管手術后不宜食用豬肉、牛肉此類含較多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此時宜進食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麻酸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利于使血管通暢,減少栓塞形成。

5、嬰幼兒身體功能尤其是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術后則應多選擇細膩、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食物,而適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