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藥師,你還有這些考試可以選擇!
山西醫學考試:為了使廣大考生了解關于醫考的最新考點、熱點,本欄目將持續為大家更新相關試題(歡迎收藏)。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二節炮制的輔料及飲片的質量
一、炮制常用輔料及作用
輔料的定義
中藥炮制輔料是指中藥炮制過程中,除主藥以外所加入的具有輔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分類:一般可分為液體輔料和固體輔料
輔料的作用
對主藥可起:
1.協調作用
2.增強療效
3.降低毒性
4.減少副作用
5.影響主藥的理化性質
(一)液體輔料及其作用
酒、醋、鹽水、姜汁、蜂蜜、油等輔料及作用
1.酒及其作用
用以制藥的酒有黃酒、白酒,主要成分為乙醇。
黃酒含醇15%~20%,白酒含醇50%~60%。
性質:酒性大熱,味甘、辛,能活血通絡、祛風散寒、行藥勢、矯臭矯味。
酒是良好的溶媒,藥物經酒制后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浸藥多用白酒,炙藥多用黃酒。
目的:
(1)改變藥性,引藥上行。如大黃、黃連、黃柏等。臨床上常用的一些苦寒藥,性本沉降下行,多用于清中、下焦濕熱。酒炙后不但能緩和寒性,免傷脾胃陽氣,并可借酒升提之力引藥上行,而清上焦邪熱。
(2)增強活血通絡作用。如當歸、白芍等補血藥,烏梢蛇、蘄蛇等祛風通絡藥。經酒制后能增強其活血通絡作用。
(3)矯臭矯味。如烏梢蛇、蘄蛇、紫河車等,經酒制后可除去或減弱其腥臭味。(動物的腥膻氣味為三甲胺類等成分,酒制時可隨酒揮發除去。酒有酯類等醇香物質,可以矯臭矯味)。
2.醋及其作用
炮制用醋為食用醋(米醋或其他發酵醋),化學合成醋(醋精)不應使用。主要成分醋酸。
性質:醋味酸、苦,性溫。具有引藥入肝、散瘀止血、理氣止痛、行水消腫、解毒、矯味矯臭等作用。
醋是良好的溶媒,能使藥物中所含游離的生物堿等成分結合成鹽,增加溶解度,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療效。
目的:
(1)引藥入肝,增強活血止痛的作用。醋味酸,為肝臟所喜。如乳香、沒藥、三棱等,醋炙可增強活血祛瘀的功效;柴胡、香附、青皮、玄胡索等,醋炙后可增強疏肝止痛的作用。
(2)降低毒性,緩和藥性。主要適用于峻下逐水藥。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陸等醋炙可降低毒性,緩和瀉下作用。
(3)矯臭矯味。如乳香、沒藥、五靈脂等,醋炙后不僅可增強療效,而且還能減少不良氣味。(醋能和具有腥膻氣味的三甲胺類成分結合成鹽而無臭氣,可除去藥物的腥臭氣味)。
3.鹽水及其作用
炮制用的食鹽水,主要成分氯化鈉。
性質:性味咸寒,引藥入腎,能強筋骨、軟堅散結、清熱涼血、解毒、防腐,并能矯臭矯味。
目的:
(1)引藥下行,增強療效。一般補腎藥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鹽炙后能增強補肝腎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藥,鹽炙后可增強療疝止痛的功效;車前子等藥,鹽炙后可增強泄熱利尿的作用;益智仁等藥,鹽炙后則可增強縮小便和固精的作用。
(2)緩和藥物辛燥之性。如補骨脂、益智仁等藥辛溫而燥,容易傷陰,鹽炙后可拮抗辛燥之性,并能增強補腎固精的功效。
(3)增強滋陰降火作用。如知母、黃柏等藥。
4.姜汁及其作用
姜汁為鮮姜搗碎榨汁,或干姜加水熬汁。
性質:姜味辛,性溫。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溫肺化痰、解毒等功效。
目的:
(1)制其寒性,增強和胃止嘔作用。如黃連姜汁炙可制其苦寒之性,免傷脾陽,并增強止嘔作用。姜炙竹茹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
(2)緩和副作用,增強療效。如厚樸姜炙可消減其刺激性。
5.蜜及其作用
炮制常用煉蜜。
蜜為蜜蜂科中華蜜蜂等采集花粉釀制而成,品種比較復雜,以棗花蜜、山白蜜、荔枝蜜等質量為佳,蕎麥蜜色深有異臭,質差。
性質:性味甘平,能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矯味矯臭。
蜂蜜生用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以其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痛;氣味香甜,故能矯嗅矯味;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氣,故十二臟腑之病,無不宜之。因而認為蜂蜜有調和藥性的作用。
中藥炮制常用的是煉蜜,即將生蜜加適量水煮沸,濾過,去沫及雜質,稍濃縮而成。
蜂蜜不得用金屬容器貯藏。因為鐵能與蜂蜜中的糖類化合物作用,鋅與蜂蜜中的有機酸作用,均可生成有毒物質。
目的:
(1)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蜜炙甘緩而潤肺”)。如百部、款冬花、紫苑、枇杷葉等。
(2)增強補脾益氣的作用。如黃芪、甘草、黨參等。
(3)緩和藥性。如麻黃等蜜炙后可緩和其發汗作用,增加其平喘止咳作用;升麻蜜炙后緩和其升發作用。
(4)矯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馬兜鈴其味苦劣,蜜炙能矯味,消除其對胃的刺激性副作用,以防引起嘔吐。
6.油及其作用
羊脂油:助陽。
麻油:沸點較高,可使堅硬藥物酥脆,有毒藥物降毒。
(1)增強療效。如淫羊藿,用羊脂油炙后能增強溫腎助陽作用。
(2)利于粉碎,便于制劑和服用。如豹骨、三七、蛤蚧,經油炸或涂酥后,能使其質地酥脆,易于粉碎,并可矯正其不良氣味。
液體輔料的用量
1.酒炙時,每100kg藥物,用黃酒10~20kg。
2.醋炙時,每100kg藥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過50kg。
3.鹽炙時,每100kg藥物,用食鹽2kg。
4.姜炙時,每100kg藥物,用生姜10kg。若無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為生姜的三分之一。
5.蜜炙時,煉蜜的用量視藥物的性質而定。一般質地疏松、纖維多的藥物用蜜量宜大;質地堅實,黏性較強,油分較多的藥物用蜜量宜小。
通常蜜炙時,每100kg藥物,用煉蜜25kg。
6.油炙所用輔料為羊脂、酥油和麻油等。
羊脂炙淫羊藿,每100kg藥物,用羊脂油20kg;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時,適量。
總結:液體輔料的作用
酒 (辛熱)(1) 改變藥性,引藥上行
(2) 增強活血通絡作用
(3) 矯臭矯味
醋 (酸苦)(1) 引藥入肝,增強活血止痛在作用
(2) 降低毒性,緩和藥性
(3) 矯臭矯味
鹽 (咸寒)(1)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
(2) 緩和藥物辛燥之性
(3) 增強滋陰降火作用
姜汁 (辛溫)(1) 制其寒性,增強和胃止嘔作用
(2) 緩和副作用,增強療效
蜜 (甘平)(1) 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
(2) 增強補脾益氣的作用
(3) 緩和藥性
(4) 矯味和消除副作用
油(1) 增強療效
(2) 利于粉碎,便于制劑和服用
(二)固體輔料及其作用
麥麩、河砂、米、土、滑石粉、蛤粉等輔料及作用
1.麥麩
麥麩即小麥磨面后剩下的種皮。
麥麩的性質:味甘、淡,性平。具有健脾開胃、和中化滯的功效。
目的:
(1)增強療效。如白術、山藥等經麩炒后,可增強補脾的作用。
(2)緩和藥性。如枳實具強烈的破氣作用、蒼術藥性燥烈,經麩炒后藥性緩和,不致耗氣傷陰。
(3)矯臭矯味。如昆蟲類藥物僵蠶,生品氣味腥臭,還帶有菌絲、分泌物等,麩炒后借麥麩香氣能矯正其氣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