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滿后,這三樣東西重傷陽氣,萬萬不能吃,無論男女老少,為健康看一眼!

shiyingbao

中醫艾灸

閱讀前,請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艾生活999”,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PS:昨天文章發錯了標題:實際文章是一篇關于:結節的腳部經穴按摩方法。而標題文章因為要發在另一個號上,所以就有了這一幕!細心的朋友們發現了,并予以指正。

今日小滿,就轉過來給需要的朋友看看,看過的朋友也可以復習一下。

又是一年小滿時,這是夏天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個節氣!為什么這么說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不滿,則空留遺憾;過滿,則招致損失;小滿不滿時,就是人生最幸福的狀態。

小滿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滿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氣候特征:“小滿江河滿”(南方)

同時氣溫升高,環境相對舒適,這是一個幸福小滿、快樂小滿的日子!很多粉絲后臺留言問我們,小滿養生吃什么補?

我說小滿養生,三不吃,比吃什么都補。

三不吃

一不吃生冷,秋季少痎瘧

很多人以為,吃生冷只是會導致當下拉肚子而已,其實不然。《黃帝內經》說:夏傷于暑,秋必痎瘧。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熱的病,到了秋天就會有痎瘧發生。

凡去看中醫的人十有八九會聽到“少吃生冷,多喝熱水”之類的醫囑吧,即便是你發燒的時候,那也沒有醫生會讓你多喝冷飲降溫吧?可見生冷食物從古至今就是不適宜人類食用。

因為人類不是冷血動物,人的消化系統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現代社會上大量的冷飲、冰凍食物、寒涼水果都會導致“寒”的結果,而寒則血凝。

為什么會寒則血凝?

黃帝內經養生院認為,這主要是破壞了消化系統的功能。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這里的脾是指消化系統。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脾胃消化、吸收后會形成氣血精微物質,進而給骨骼、肌肉、筋腱、大腦及身體各個部位提供營養。

若脾胃運化功能不好,會影響身體氣血的后天生成,容易出現氣虛,血虛的現象,從而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并非只是一句忠告,應該成為保持身體健康的必要信條。

瓜果類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適當食用、配伍食用,吃對了還能利尿、降火、祛暑,但是雪糕、冰水這種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議一整個夏天都不要吃,特別是中老年人。

二不吃燥熱,慢病少復發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熱食物,會導致病情加重。

燥熱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大熱性的:比如羊肉、榴蓮等,另一方面是烹飪方法是熱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氣溫高,還食用這些熱性食物,會使人燥不能忍,還會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癥。對一些慢性病人,還會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腎痛等,吃太多還會引起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遠離這些燥熱的東西。

如果想出汗,應該通過運動出汗,而不應該通過辛辣食物出汗。

三不吃肥膩,遠離淤堵和腫瘤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屬于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淀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發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腫瘤屬于積證的范疇,《黃帝內經》認為,積證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滯,而肥厚飲食,容易助濕生痰,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肥厚飲食泛指:過油、過咸、過甜、等口味。)

這三點能做到,不說夏天有多好,往后的秋冬很舒服很舒服!所謂功在長夏,利在秋冬!

小滿節氣宜“吃苦”“嘗鮮”

小滿后,天氣逐漸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

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四神湯豆漿:健脾除濕固腎

此時許多益氣健脾的食品都非常適合我們,如小米、山藥、苦菜、西洋參泡水等等。當然食療是一部分,想要養生效果更好、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熱養人

喝熱茶:解暑

北京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授周儉指出,喝一杯熱茶其實是解暑的法寶。

這是因為,飲用熱茶能促使毛孔張開,促進汗腺的分泌,體內的大量水分通過皮膚上的毛孔滲出并蒸發掉,同時帶走體內的熱量,使降溫效果更好。

另外,熱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體內多余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

而且,熱茶還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把水運送到周身。熱茶中的茶多酚、果膠、氨基酸、糖等物質,可與口中唾液發生反應,滋潤口腔,使人產生清涼的感覺。

運動:生陽排汗防中暑

《易經》里講“運則生陽”,夏天運動,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并且有助發汗。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認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為依據《黃帝內經》的說法,夏天氣要外泄,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運動還可以加強熱適應,提高人體調節體溫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見的熱證。

但是,夏天不宜劇烈運動,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適宜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游泳,既能祛暑降溫,又能有效鍛煉肺功能。

此外,還可選擇散步、慢跑、八段錦等,但切忌過度鍛煉、帶病健身,以免加劇正氣損耗,反而不利于養生。

熱水泡腳:祛除暑濕

夏季濕氣正當令,體內濕氣過重,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癥狀。而夏天用熱水泡腳,正有助于祛除暑濕,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促進睡眠。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熱水泡腳可以供給它能量,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

熱水泡腳水溫以42℃~45℃,溫暖舒適為宜。

每天晚上最好能泡腳15~20分鐘,水最好超過腳踝到達小腿;水中加點鹽,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

泡腳以后最好做些簡單的按摩,比如在腳心(涌泉穴)、腳趾、腳跟處細心找找有沒有痛點,每個痛點處按揉三分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洗熱水澡: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洗熱水澡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清潔皮膚。此外,由于熱水浴的溫度與多數溫泉相似,略高于人體體溫,因此具有和溫泉類似的功能。

比如,能擴張皮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對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等都有一定療效。夏天運動后大汗淋漓的狀態下,最好洗個熱水澡。

熱水溫度大約為38~40攝氏度,用手試一下,感覺略有點燙為宜。

小滿過后,用“涼”、“辣”對抗“熱”不可取,因為小滿本身就是熱的開始,此時人如果躲著熱那么遲早要坐病,就算當下不出問題,今年秋冬天也會這疼那疼的!

趕緊給身邊的朋友提個醒吧!小滿過后:三不吃,熱養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