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最近,歌手李榮浩的新單曲《烏梅子醬》可謂火爆全網,憑借清新甜蜜的歌詞,輕快悠揚的旋律,讓千萬網友直呼“爺青回”“初戀般的感覺”。
這首歌不僅在音樂平臺收獲了破億的播放量,也成功“撩撥”了許多吃貨朋友的味蕾,甚至有人在歌曲評論區打卡留言:“已在某寶下單,我倒要嘗嘗這烏梅子醬到底是個啥好東西!”
今天就讓我院中醫科主任王希瑞,來跟大家聊聊 “網紅食品” 烏梅子醬到底有哪些獨特魅力吧?
關于烏梅子醬
“烏梅子醬,是一種由烏梅制作的果醬,可搭配山楂、陳皮、玫瑰花、白砂糖等食材進行熬煮,味道酸甜可口,略微發澀。這種醬可以做涼拌菜品的調料,也能作為蘸醬或餡料與面包、餅干、燒烤、披薩等多種食品相配。其實,烏梅也是一種好東西,鮮烏梅和烏梅干都能生吃,很多年輕女孩子、孕婦喜歡吃烏梅果脯,飯后吃它還能助消化。”王希瑞說。
吃烏梅有哪些好處?
烏梅,別名梅實、熏梅、桔梅肉,也是一味中藥材。《神農本草經》記載:“烏梅,味酸,平。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
功效一:消渴生津
烏梅味酸,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療虛熱消渴之癥。如《簡要濟眾方》以烏梅加豆豉水煎服,治消渴煩悶;玉泉丸,以之配天花粉、麥冬、葛拫、人參等,治虛熱煩渴。烏梅還可用于治療皮膚瘙癢、癮疹等,如著名的過敏煎。烏梅配木瓜,和肝脾,養胃陰,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所致的食欲不振、饑不欲食。
功效二:斂肺止咳
烏梅味酸而澀,其性收斂,配五味子,增強斂肺止咳之力,可治肺虛久咳。
功效三:澀腸止瀉
烏梅可用于止瀉。《圣惠方》烏梅丸,以之配黃連,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但不能在剛出現吐瀉癥狀時就立即用烏梅等酸收之品,不然容易把邪氣留在體內,難以排出。
功效四:和胃驅蛔
烏梅也可用于蛔厥腹痛嘔吐。“蛔得酸則伏”,烏梅味酸,有和胃安蛔之效。南陽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的烏梅丸,是以烏梅配伍細辛、蜀椒、干姜、黃連等,治療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
溫馨提示
既然烏梅有這么多好處,那是不是可以經常吃呢?對此,我院中醫科主任王希瑞介紹說:“作為近期熱門的‘網紅食品’,為了達到口味效果,商家在許多烏梅醬里添加的糖分較高,對于肥胖人群、三高人群來說,不宜多食。同樣,作為果脯來說,適量吃些烏梅干有助消化,但吃得太多則容易導致胃酸過多,影響身體的腸胃功能。如果患者長期出現腸胃不消化的情況,或是過分肥胖,有減重需求,單純吃烏梅也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應及時到醫院咨詢專業醫生。
供稿丨王希瑞(中醫科)
編輯丨劉玲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