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姜不去皮,吃錯一生疾”?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答案很明了

shiyingbao

《神農本草經》記載:“干姜,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下氣,通神明,生山谷。”

從古至今,醫學界一直流傳著“生姜包治百病”的說法,對于那些特別喜歡養生的人士來說,對姜實在是特別的青睞。“吃姜不去皮,吃錯害自己”?吃生姜要不要去皮?請不要別做錯了,到底應不應該去皮,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生姜營養成分以及作用

生姜是家庭必備調味品,在不少人看來更是養生食材,從營養成分分析,生姜當中富含豐富維生素B族,以及鐵、鎂、鉀等微量元素。從中醫角度分析,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等功效,可謂藥食同源。

吃姜可以給身體帶來什么好處?

1.預防中暑

夏日高溫,是最容易導致人體中暑的因素,新聞中曾多次出現因中暑導致熱射病重病、死亡的患者,不免遺憾。而生姜做成姜湯飲用,可以促進人體排汗,達到降溫的目的,還能提神醒腦,提高工作狀態,從而緩解心悸、頭暈和惡心等癥狀。

2.消腫止痛

根據相關科研成果,生姜可以起到一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食品在高溫下易受細菌污染,細菌生長迅速,易誘發急性胃腸炎,這時,適當吃姜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3.治療感冒

天氣轉涼,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就會患上感冒,此時很多人都會泡生姜水來緩解癥狀。其實這是生姜的發汗作用在起到效果,人在發汗時生姜能去除體內的寒氣,所以對于治療風寒感冒有好處。

4.促進循環

適當吃生姜對血液循環保持良好有幫助,許多人到了秋冬季節手腳多有冰冷表現,穿再多衣服也無法保持溫暖,這種情況大多提示循環能力差,血液無法及時提供給需要的地方,熱量產生少,通常會肢體冰涼。

5.活血化瘀

因為生姜性質溫和,對于體質虛寒的人來說,如果可以適當進食一些生姜,往往可以去除體內的寒氣,這樣才能達到活血的作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吃姜到底要不要去皮?

其實這件事情根本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吃姜去不去外皮,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不過從中醫角度理解,生姜去不去皮的功效不同。中醫認為,生姜味辛、性溫,生姜皮則味辛、性涼,功效上略有不同。

生姜做菜的時候,是否去皮并沒有明確的定論,而是要根據食用者的身體情況來決定。不僅僅是關于是否去皮的爭論,一些食用生姜的常見誤區,很多朋友仍然信以為真,導致生姜應有的營養價值流失,需要及時糾正。

在哪些情況下吃生姜需要去皮?

1.經期女性

對于有痛經問題的女性朋友們而言,在月經期間喝一杯紅糖姜水,可以很好的溫暖子宮,改善痛經問題。而此時姜皮是涼性的,就需要把姜皮給去掉,這樣可以更好的去利用生姜本身的熱性。

2.吃冷食后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吃了寒冷食物以后,這時候進食生姜就需要將生姜皮去掉,以免加重體內的寒冷。

3.當做配料

人們通常在食用海鮮時,一般會調配醬料用以搭配,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中和海鮮本身自帶的涼性,這時我們就最好去處姜皮,以免發生“沖突”。

4.脾胃差的人

對于脾胃功能不好的朋友,熬姜湯就要把皮去掉了,避免引起腸胃不適。

吃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不過量去吃

無論是吃什么東西,都必須要適量才可以,就算是吃生姜也是如此。雖然生姜本身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吃得過量也同樣會引起適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少吃生姜才可以,否則就會出現喉嚨干痛上火等情況。

2.盡量白天吃姜

白天適合吃一些溫補的食物,這樣有利于陽氣的生發。那為什么晚上不適合吃生姜呢?因為晚上陰氣重,此時吃生姜會影響身體,尤其是睡眠,易造成精力過于旺盛,進而引發睡眠障礙。

3.不吃腐爛生姜

不要吃腐爛的生姜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4.感冒的人勿吃

我們都知道感冒分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風寒感冒吃一些姜有助于我們康復,可風熱感冒卻不行!當你出現咽痛、發熱等癥狀的時候就不要再吃生姜。

5.注意保質期

在吃的時候,要注意生姜是有保質期的,還有吃生姜的時間,如果吃錯了,那就不是養生,而是在傷身了。

生姜發芽后還可以吃嗎?

發芽生姜本身沒有毒,但發芽后,姜本身的水分以及營養物質會慢慢減少,姜也會變得干癟粗糙,風味下降。需要提醒大家是,發芽的姜比較容易腐爛變質,如果是“爛姜”就不能吃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