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類生存的一項基本功能,所以失眠就像慢性中毒,必然會引起全身的不適和損害。失眠在中醫稱為不寐,其基本病機是陰陽不交。
根據近年來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調查顯示:從全國各大醫院門診統計,中國內地成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達57%,工作人群中有65%的人存在睡眠障礙,這個比例已遠遠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
|圖片來源自網絡
失眠的人很痛苦,一是因為失眠本身,躺在床上“長夜漫漫”,長期失眠還會使免疫力降低,很多疾病就是在嚴重失眠之后接踵而至的。二是因為安眠藥,他們會在吃與不吃這個問題上很糾結。除去安眠藥的不良反應,比如第二天早上還有頭腦發昏、渾身乏力等問題,失眠者更擔心的是,安眠藥會越吃越多,產生依賴性,直到無藥可治……這種糾結甚至成了他們失眠的另一個原因,于是他們想到了中醫中藥。
|圖片來源自網絡
事實上,中醫是沒有安眠藥的,因為中醫不會直接“給人魚”,而只會“授人漁”,中醫治療失眠從來都是去除失眠的原因,因此,很多看似不是安眠藥的中藥,都能巧妙地解決失眠問題。中醫治療失眠,說得最多的不是安眠,而是“安神”,意思是,引起失眠的心神一旦安穩了,人就不失眠了。
|圖片來源自網絡
對于失眠的治療,從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明馬元臺《內經素問注證發微》、張景岳的《類經》,到清張隱庵的《黃帝內經素問集注》等,都是從陰陽來論的。因為“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而睡眠與覺醒、安眠與失眠的交替循環,類似中醫陰與陽的變化,是人的生命活動中最顯著、最典型的陰陽節律之一。
|圖片來源自網絡
因為睡眠的過程涉及到陰陽的平衡,所以只要是陰陽不和,都可以產生睡眠障礙,或者是做各種各樣影響睡眠質量的噩夢。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輛車,那么失眠就是光有加油而沒有剎車,那是很危險的事情。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中醫有個沒有副作用的安眠藥,如果只是從名字上看,和安眠藥似乎沒任何關系:黃連阿膠湯。
這個方子出自西漢張仲景的《傷寒論》,書中記載的主治是:“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這句話的意思是,外感傷寒兩三天之后,因為入里化熱,傷了陰,所以人變得心煩、失眠。
|圖片來源自網絡
這里的傷寒不一定是感冒,可以理解為所有的外感疾病,可以是感染了寒邪,也可以是感染了情緒,突發事件、情感重創帶來的問題,比如突然來了任務、要出差、要熬夜加班等,都是廣義的外感。
|圖片來源自網絡
總之,只要是消耗性的事情,都可以導致心煩、不得臥,因為消耗的事情會傷陰,陰虛是失眠的基礎。
當然,如果平時沒有時間來制作黃連阿膠湯的話,也可以選擇阿膠糕來進補。阿膠糕補血、滋陰,不僅養肺肝腎三經之血,同時也養心血。正是通過對心、肝、肺、腎臟器的綜合調節作用,《本草綱目》才得出阿膠能安神育神的結論。
|圖片來源自網絡
阿膠糕還能增強中樞神經功能,穩定精神情緒,消除抑郁、緊張、煩躁,提高睡眠質量,具有安神的功效。
SAVE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