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是常見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成年人群中發病率高達 14%,給經濟帶來沉重負擔。
據估計,2012 年美國 320 百萬人次因該病就診,且平均每個患者的治療費用高達 $1912–$7522。 除了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外,慢性便秘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其心理和生理均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目前對功能性便秘的治療仍存在爭議而無定論。
常用的藥物包括增容劑、滲透性瀉藥、刺激性瀉藥及糞便松軟劑。 但是,由于療效欠佳、安全性差、副作用及花費等原因,47% 的患者對上述治療效果不滿意。因此,部分患者嘗試應用非處方藥如有瀉藥類似作用的食物及保健品。
益生菌是對機體有益的活菌,它通過如下作用機制對功能性便秘患者產生有益作用:1. 改善在便秘患者中發生改變的胃腸道微生態;
2. 其代謝常務可改善腸道功能如感覺、運動等;
3. 某些益生菌可增加乳酸及短鏈脂肪酸的含量,降低腸腔內 PH,進而增加結腸蠕動及縮短結腸轉運時間(GTT)。 倫敦國王學院醫學院糖尿病和營養科學部的 Kevin 教授及其同事,對益生菌對功能性便秘患者 GTT、大便排除過程、便秘癥狀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及 meta- 分析,結果在線發表在近期的 Am J Clin Nutr 雜志上。 該系統回顧性研究的納入標準為:單一或聯合使用益生菌對功能性腹瀉患者生理指標的任何隊列研究。
通過檢索數據庫、相關文章的參考文獻、會議摘要及聯系作者、咨詢相關轉接以尋找合適的文章,語言或發表日期則不受限制。 兩位專家分別獨立對所有的數據進行整理,包括研究對象的一般特征、采取的干預手段、對照組、測量的指標如 GTT、大便排出過程、便秘癥狀、不良反應、依從性及研究設計,將上述信息制成電子表格,如 2 位專家存在爭議,則通過咨詢第 3 位專家進行解決。同時 2 位專家對研究的質量進行評估。 該研究共納入 14 篇文章,其中包括 13 篇全文及 1 篇摘要;11 篇為英文文章,1 篇中文,1 篇日文,一篇德文;11 例平行組 RCT,3 篇交叉 RCT。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縮短 GTT12.4h,且各研究之間無異質性,但是亞組分析顯示乳酸雙歧桿菌并不能顯著降低 GTT。
益生菌可使直乙結腸通過時間縮短 4 小時,尤其是乳酸雙歧桿菌可使其縮短 4.8h。然而益生菌對左側或右側結腸通過時間無影響。 整體來說,益生菌可使每周大便次數增多 1.3 次,但是各篇文章之間存在明顯的異質性。
亞組分析顯示:乳酸雙歧桿菌可使大便次數明顯增加 (1.5 次 / 周),但是亦存在異質性;干酪乳酸菌代田株對大便次數無明顯影響。 而且益生菌可改善大便硬度,即可使大便變松軟,但結果存在明顯的異質性。亞組分析顯示乳酸雙歧桿菌有明顯的效果,而干酪乳酸菌代田株無類似作用,但前者存在異質性,后者則無。 與安慰劑對比,益生菌可減輕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腹脹感覺,但結果同樣存在異質性,亞組分析顯示乳酸雙歧桿菌對其無影響。它對患者的脹氣癥狀無明顯改善,但亞組分析顯示乳酸雙氣桿菌可對其改善。
益生菌可顯著改善患者排便不盡感,但結果存在異質性。乳酸雙歧桿菌對其則無影響,但同樣存在異質性。
益生菌可明顯降低硬便的發生次數,但同樣發現存在異質性。干酪乳酸菌代田株對其則無影響。 有 6 篇文章涉及不良反應,其中 5 篇益生菌組和安慰劑組均無不良反應,一篇文章中二組均存在極小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益生菌可改善 GTT、大便次數、大便硬度,亞組分析顯示乳酸雙歧桿菌效果尤其顯著。然而,由于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及偏移,需謹慎分析本研究涉及的相關數據,需要更進一步的隨機對照研究以明確益生菌不同菌株、劑量及使用時間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