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想要小長假過得好,這8點才是出行之道!

shiyingbao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

上面這首詩,孩子學到了嗎?還不會的可以趁機給孩子講講哦~

清明又叫踏春節,在冬至后的第108天,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日子。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每到這時,生機無限,是二十四節氣中最令人心曠神怡的節氣,宜動不宜靜,別都宅在家。

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緬懷親人的重要日子,我們更要注重調節飲食、起居和情緒。

——清明出行,小碗提醒爸媽即使再忙,也不能疏忽以下8點。

1.拒絕情緒開車

清明時節,人體的陽氣隨著自然界的陽氣上升外透,人容易煩躁、上火,我們要有意克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開車出行遇到塞車時,請耐心等待,切勿情緒開車,安全才是第一。

2. 拒絕讓娃做副駕

任何時候出行,都切忌讓娃做副駕,為了孩子的安全,要讓孩子坐后排,13歲以下的孩子最好根據年齡大小選擇不同的安全座椅。

3.謹防孩子暈車

孩子比大人更易暈車,乘車前,不能餓肚子、吃太飽或太油膩;自己開車盡量平穩,帶娃坐車選擇靠前位;及時調整坐姿保證舒適;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開窗;避免玩電子產品;多和孩子愉快交流轉移注意力。

4.合理增減衣物

清明冷空氣來襲,北方氣溫偏低,后期氣溫有所回暖;南方雨水降溫輪流登場,因此要準備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及時應對天氣的變化。

另外,清明雖會下雨,但孩子精力旺盛,難免出汗,多為孩子準備純棉透氣的衣服,及時更換,避免長疹子。

5.飲食要“三多三少”

節氣養生由來已久,清明纏綿的細雨+悶熱的天氣,讓濕氣占領了整個春季。濕氣不除百病纏身,避免濕氣過重,我們要在飲食上注意以下7點:

三多

多喝水:春季養生重在養肝,多喝水可增加血容量循環,有助于廢物的排泄,有利于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多吃甘性食物:甘性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如大棗、山藥、馬鈴薯、紅薯、燕麥粥等。

多吃蔬菜:春季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膚病,多吃應季蔬菜補充維生素,如菠菜、香椿、蘿卜、春韭、薺菜、萵筍、春筍、芹菜等。

三少

少吃酸味食物:由于酸味入肝,吃酸味會使得肝火更旺,傷害脾胃之氣。

少吃油膩刺激食物:冬季食物多以厚重為主,到春天應轉變為清溫平淡,油膩食物會讓人更容易犯困。

少吃寒涼食物:四月時節是陽氣升發之時,此時貪吃寒涼食物會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帶來一系列不適。

另外,青團不可多吃:

青團大多是用艾草的青汁和糯米粉調和,再加入餡料包成,這類食物多含淀粉和油脂成分,對于脾胃虛弱以及寒性體質的人來說,過多食用會加重腸胃負擔,極易引起消化不良。

6.出游要防雨更要防曬

多云或陰雨的天氣有時紫外線特別強,因此帶孩子出游時要避免曬傷。可采取如下措施:

1. 穿透氣的長袖長褲;

2. 帶遮陽傘、遮陽帽、遮陽鏡;

3. 涂抹防曬用品。

7.出游應注意花粉過敏

春季是花粉過敏高發期,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到野外時,應戴好口罩、墨鏡,必要時還應帶上防過敏的藥物。

大家都以為春天容易花粉過敏是因為花團錦簇?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桃花、油菜花等顏色鮮艷的花粉叫“蟲媒花”,由于花粉顆粒大、重而黏,在空氣中飄不起來,只能吸引蜜蜂授粉,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對它們過敏。

·樹、草、小野花的花粉叫“風媒花”,由于花粉小、數量多、很輕易漂于空中,它們才是導致花粉過敏的“主兇”。

因此,春季花粉過敏的“主兇”是花旁邊的樹和草,還有路邊不起眼的小野花。過敏體質的孩子要注意!

8.注意看好小孩

外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防止走失,請在人流密集區牽好孩子;盯緊孩子,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另外建議給孩子穿顏色鮮亮的服裝,方便家長尋找。

特別是上山掃墓時,孩子一時貪玩就逃脫大人的視線,請孩子戴上兒童手表,開啟藍牙隨行模式,一旦孩子超出安全距離,藍牙斷開,家長可及時發現。

最后,別忘了提醒孩子注意防火,可以借機教導孩子如何防火,告訴他們火災的危害性。

提醒到此,希望對你有幫助!雖然都是些小提醒,但任何一個小疏忽都可能釀成大事件,爸媽一定要記得才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