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促進排便的藥有哪些

shiyingbao

促進排便的藥有哪些

糞便是人體代謝的正常產物,而排便則是排毒的重要方式,若是人們出現了排便困難的現象,還是需要提高警惕的,那么促進排便的藥有哪些?一般來說當人們出現便秘現象之后,還是要抓緊時間做好治療工作與防護措施的,也要根據具體病情和藥物的適應癥,正確的選藥和用藥。 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1促進排便的藥有哪些

便秘患者需根據便秘輕重、病因和類型,采用綜合治療,包括一般生活治療、藥物治療、生物反饋訓練和手術治療,以恢復正常排便生理。

(1)容積性瀉劑 主要包括可溶性纖維素(果膠、車前草、燕麥麩等)和不可溶性纖維(植物纖維、木質素等)。容積性瀉劑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對妊娠便秘或輕癥便秘有較好療效,但不適于作為暫時性便秘的迅速通便治療。

(2)潤滑性瀉劑 能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糞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如開塞露、礦物油或液狀石蠟。

(3)鹽類瀉劑 如硫酸鎂、鎂乳,這類藥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臨床應慎用。

(4)滲透性瀉劑 常用的藥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等。適用于糞塊嵌塞或作為慢性便秘者的臨時治療措施,是對容積性輕瀉劑療效差的便秘患者的較好選擇。

(5)刺激性瀉劑 包括含蒽醌類的植物性瀉藥(大黃、弗朗鼠李皮、番瀉葉、蘆薈)、酚酞、蓖麻油、雙酯酚汀等。刺激性瀉劑應在容積性瀉劑和鹽類瀉劑無效時才使用,有的較為強烈,不適于長期使用。蒽醌類瀉劑長期應用可造成結腸黑便病或瀉藥結腸,引起平滑肌的萎縮和損傷腸肌間神經叢,反而加重便秘,停藥后可逆。

(6)促動力劑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有促胃腸動力作用,普盧卡比利可選擇性作用于結腸,可根據情況選用。

上文中對促進排便的藥有哪些給出了明確的介紹,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數了。一旦出現了排便不暢或是大便顏色、形狀發生變化的情況,還是要抓緊時間咨詢醫生的,也要遵守防治結合的原則,更好的調理自己的身體,免受疾病的傷害。

2可促進排便的三大藥物

由于生活習慣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都受過便秘的困擾。便秘看似無大礙,但是卻常常把人折磨得坐臥不安、茶飯不思。誘發便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飲食與精神等因素之外,藥物不當其實也是造成便秘的一大“殺手”,這點需要中老年人特別留意一下。

廣義上講,通便藥物是指能增加腸內水分,促進腸蠕動、軟化糞便、潤滑腸道、可促進排便的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功能性便秘。根據作用機制,通便藥物可分為容積性、刺激性和潤滑性三類。

1. 容積性瀉藥:主要有硫酸鎂、乳果糖、植物纖維素等。它們是通過減少腸道水分吸收而達到通便作用,但在阻止水分吸收的同時也會使電解質吸收減少,過量應用可出現水電解質丟失。故嚴重腎病、肝病及心臟疾病的患者應慎用,以防止因電解質紊亂出現意外。

2. 刺激性瀉藥:代表藥物是果導片、番瀉葉提取物等。這類藥物主要通過對腸黏膜刺激使腸蠕動增加,并阻止腸液吸收,起到通便作用。常用于臨時性通便,不可長期應用。長期應用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藥物性腸炎,表現為腹痛、腹瀉,炎癥性腸病、腸道出血及缺血性腸疾病不宜使用。

3. 潤滑性瀉藥:主要有甘油、石蠟等。它們通過潤滑腸道、軟化糞便使大便容易排出,可口服和肛門給藥,不良反應較輕,但大劑量口服易出現較重腹瀉,引起脫水致體內液體失衡。肛門給藥不當還有引起直腸黏膜壞死的危險。另有個別報道,口服甘油潤腸通便可以增加體內胰島素含量,有可能干擾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監測。

溫馨提示:值得提醒的是,有文獻表明,如果濫用瀉藥也會導致便秘。瀉藥雖然能治療便秘,幫助排便,但如果長期使用,腸道會形成對瀉藥的依賴,自主運動減弱,腸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結果發生便秘。

3如何促進大便

如何促進排便

(1)調整飲食結構促進排便,以天然食品取代精加工食物,芋頭類、豆類、五谷類、蔬菜類、海藻類、干果類等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吸水后膨脹,可以形成糞便的支撐結構。

糞便之所以會停留在人體內,就是因為腸道的蠕動力下降,可以多補充有凈化腸道功能的食物,如草莓、菠蘿、木瓜、梨等;也可以多吃富含纖維的雜糧,如糙米、黃豆、麥芽等。

宿便問題嚴重的人可以補充車前籽殼、燕麥等,因為車前籽殼和燕麥屬于高膳食纖維食物,含有纖維素、果膠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它們清除體內垃圾的作用很明顯,如刷子一樣,不斷清除滯留在腸道內的毒素垃圾。而且獨特的物理特性又能夠像海綿一樣,吸附腸道內的代謝廢物,以及隨食物進入體內的各種有毒物質,使其隨糞便及時排出體外。

(2)腸道中有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眾多糞便毒素,對付這些毒素還可以通過大量飲水的方式促進排便,飲水起到沖洗腸道、保持大便通暢的作用,所以每天清晨起床后,應該喝上200毫升水(約為1杯),清刷胃腸,及時排便,清除體內毒素。

飲水一定要飲常溫的水,在農村生活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夏日炎炎,地里忙活了一天的大騾子、大馬回圈,在農民飲馬的時候,從井中打出清涼的地下水,把水倒入水盆后,總要在盆內抓上一把雜草麥麩。原因很簡單,大騾子、大馬在飲水的時候,只要喝得快,雜草麥麩便會進入口鼻中,這時牲口們就會慢飲。這樣,它們就不會因為水溫過低,而傷及了脾胃內臟。

但聰明的人類發明了冰箱,盛夏難耐,打開冰箱,拿出各式各樣的冰可樂,咕咚咕咚一氣豪飲,讓你的內臟體會冰火兩重天的感覺。細心的人可以留意一下,凡是食道癌患者,或者有消化道疾病的人,都喜歡喝冰鎮冷飲或是燙嘴的熱食。同樣,過熱的水也對食道、腸胃有百害而無一利,容易導致潰瘍面的產生。

(3)有人說:“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因為只要你日有所思,心有憂愁,無論是緊張還是煩躁,都會有便秘或腹瀉的情況。

(4)健康人腸道內的有益菌與致病菌是相對平衡的,一旦打破了這種平衡,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腸道越老化,致病菌比例越多,人體患大腸息肉、大腸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正常情況下,腸道內的致病菌多達百兆,重量約有1500克,這些敗事有余的家伙在你的腸道里到處亂竄,找機會制造禍端。似乎肌膚過敏、皮膚暗沉、粉刺痤瘡這些問題與腸道無關,實際上很多都是由于這些腸道致病菌所導致的,因此,便需要注意補充功能性低聚果糖,為腸道內的有益菌提供營養物質,使有益菌與致病菌保持相對的平衡。

4吃什么有助于快速排便

喝藥店里購買的一些清腸胃的茶 這類清理腸胃茶,刺激性小,是比較有利于排便的,一般2-3個小時就可以見效的。但是有些便秘的不好的人建議不要長期喝,容易形成依賴性。

吃水果 比較常見的水果是蘋果、香蕉、梨。蘋果最好是晚上睡覺之前吃,這樣第二天早上起來就開始有便意了,如果早上還沒有,漱口后空腹再吃一個蘋果,一般到中午過后就有感覺了。 香蕉的話適合早上空腹吃,不僅是有助于排便,還可以清理宿便。但這種方法也不能長期使用,因為有很多人空腹吃香蕉后會拉肚子,刺激腸胃。而且空腹吃香蕉這種方法也只針對偶爾排便不通暢時使用,便秘的人建議多吃但不建議空腹吃。 梨適合飯2個小時左右吃,吃完后,還可以喝一杯熱水。這樣搭配的效果很好,因為有些人吃梨了容易拉肚子,喝點熱水可以幫助緩解。

吃蔬菜 最有效的是芹菜、菠菜、韭菜、黃花菜、茭白,這幾類蔬菜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利于排便。其實,除了這幾種外,生活中那些日常的綠色蔬菜都可以幫助排便的。

喝酸奶 很多營養早餐搭配中,都有酸奶,這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因為乳酸菌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排便。但是,酸奶不適合早餐空腹喝,所以喝酸奶前可以先來個雞蛋。據說這個搭配有美容養顏的功能哦! 但是酸奶一般不能加熱了喝,那樣營養價值就都沒有了,所以本身腸胃不好的,不建議早上喝冷酸奶。

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 蜂蜜可以直接添加到蜂蜜水里喝水,它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增強腸蠕動,縮短排便時間,蜂蜜中的果糖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很多女性早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可以促進排毒,也可改在飯后1.5-2小時食用。

其實如果沒有蜂蜜,不喝蜂蜜水,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開水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也可以幫助我們清理腸胃。 我有朋友早上喝的溫水中加少許鹽,效果也是不錯的哦!!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腸胃功能都是有差異的,大家可以多多觀察自己,看看自己吃什么食物排便非常容易。這樣,針對自己的身體條件合理調理,對我們的健康是最好的保證。

5三種運動促排便

有些人之所以一吃點東西就脹肚,排便困難,是因為腹部脂肪多,腹肌力量不強,特別常見于那些伏案工作但又不愛運動的中年人。缺乏鍛煉,也使得他們直腸下部及肛門部的肌肉功能減弱,從而影響腸道蠕動。有三種運動可以稱作是“排便運動”,每天鍛煉能強健腹肌和加強排便反射。

起床練練蹲步走。起床后,先仰面平躺,雙腿自然分開伸下懶腰,做幾下深呼吸,讓腹部做個“熱身”。起床后,先喝點水,然后作蹲狀,在屋里頭轉上幾個來回。蹲著走的時候,能對腹部起到按摩作用,再加上深呼吸動作,鍛煉腹部彈性的效果非常好。

空暇活動髖關節。坐在地上,腿伸直,雙腳并攏,然后用雙手抓住雙腳,盡力使身體貼近地面。然后放下大腿,吸氣,收縮肛門,再慢慢放松。反復做10次動作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腹部受到擠壓,再加上收縮肛門動作,不僅能使腹肌得到鍛煉,還能形成排便反射。

俯臥抬腿緩解腹脹。俯臥的時候,用雙臂輕輕墊在肚子下,輕抬下巴深吸氣,并抬高一條腿,另一條腿保持水平。保持此姿勢幾秒鐘,然后呼氣,放下腿。換條腿反復做一遍。這個姿勢可以促進坐骨神經的血液循環,對腹脹、消化不良、便秘都很有幫助。

除了常做這三個動作,生活中還應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切忌長時間坐在馬桶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