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辣刺激食物與傷口愈合那點事兒!

shiyingbao

經常有患者問:手術后飲食該注意什么?醫護除了營養指導外,都會補充一句:辛辣刺激的不要吃,為什么?人們是在擔心辛辣食物影響傷口愈合呢?還是怕傷口也會產生燒痛感呢?

正好202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發給David 教授,以表彰他在揭示辣椒素作用機理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們也蹭個熱度,借辣椒說說辛辣刺激食物與傷口愈合那點事兒。

辛辣刺激的說法來自中醫藥,中藥藥性理論五味是指辛、甘、苦、咸、酸,辛是五味之一,是低度的辣味,是藥物或食物的口感滋味。辛辣刺激物通常有蔥、蒜、韭菜、生姜、辣椒、桂皮等。

人的五種味覺:酸、甜、苦、咸、鮮,最初都是從口腔中感受的,味覺是通過作用于味覺細胞上的受體蛋白,使味覺細胞去極化,釋放神經遞質激活神經通路傳入大腦,產生相應的味覺(氫離子-酸,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甜;奎寧-苦;鈉離子-咸;氨基酸-鮮)。

人們從吃辣椒的體驗中,想當然的認為辣也是一種味覺,其實辣的感覺是通過辣椒素()作用于口腔中的痛覺纖維上的受體蛋白而產生的,不同的辣味由不同的化學物質引起,但其激活的受體蛋白相同,由于辣刺激痛覺的神經通路,與味覺神經傳導通路不同,所以辣是一種痛覺而不是味覺。

辣椒素可激活的痛覺纖維上的受體蛋白就是David 教授1997年發現的,被命名為陽離子通道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型1(即TRPV1, 1),它是非選擇性陽離子配體門控通道,是感覺神經纖維中痛覺、熱刺激整合的通道,對鈣離子具有高通透性。也就是說辣感覺傳進大腦其實是傳的是痛覺,順便把熱覺也傳進了大腦,而辣味并沒有提高口腔溫度,所以英文中問食物辣不辣可以用spicy(辣)也可以用hot(熱),人們早就體驗出辣熱同源,發現其中道理才是最近十幾年的事。

我們以辛辣刺激食物辣椒為例,辣椒主要化學成分是辣椒素,它是一種含香草酰胺的生物堿,化學名稱為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基酞胺,結構式為,分子量為293.4,熔點56-58℃。

一部分辣椒素吸收后在肝臟中被代謝為三種主要產物,即16-羥基辣椒素、17-羥基辣椒素和16、17-二氫辣椒素,這些代謝產物大部分由腎臟排出,由于沒有生物活性,排出時也不會產生燒痛感。沒有吸收的一部分辣椒素隨著消化道排出,由于辣椒素受體遍布整個胃腸消化道,俗語“蔥辣鼻子蒜辣心,只有辣子辣的深”,就是這個理。

傷口的愈合是一個復雜的多步驟過程,一般分為炎癥期、細胞增殖期、組織重塑期,涉及上皮細胞活化、細胞增殖、侵襲、化學遷移和新生血管分化等,需要血小板、多種炎性介質、生長因子等參與。研究發現辣椒素對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反應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延長傷口愈合炎癥期。強烈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誘導的上皮細胞增殖和遷移,抑制VEGF誘導的細胞通透性和細胞連接的形成,使細胞增殖不充分、組織重塑期延長。辣椒素的直接服用導致白細胞介素(IL)-2、干擾素(IFN)-γ和IL-4和IL-5產生的調節降低,這些都會導致傷口愈合速度減慢。同時傷口愈合也受神經調節,辣椒素通過鈍化交感節后神經元而損害組織愈合。所以手術后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是有道理的,尤其慢性創面或者糖尿病足潰瘍的患者更不能吃。

辣椒所含營養成分維生素C在蔬菜中居首位,每 100 克青尖辣椒含維生素C0.059克,紅小辣椒含0.114克,相比每100克番茄維生素C含量僅為0.014克,兩種辣椒分別是它的4倍和8倍,雖然VitC可以通過改變傷口愈合的炎癥、增殖和重塑階段來促進傷口愈合,但冒著痛熱刺激,依靠吃100 克辣椒補充維生素C,實在得不償失,不如口服維生素C片劑來得實在。

如果不小心吃了辣椒,如何減輕熱痛刺激呢?我們看看辣椒素的理化性質:有粘性,親脂性,溶于酒精,不溶于水,就喝點溫度較低的全脂牛奶或者酒,可以緩解消化道不適感。

一項隨機研究表明:吃辣椒不會得痔瘡,但有人吃了辣火鍋后第二天會腹瀉,并引起“菊花”熱痛,因為胃腸道受辣椒素刺激后蠕動加快,辣椒素吸收率降低,所以胃腸消化道手術、痔瘡手術患者,術后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既然每次讓人辣的心有余悸,為什么總是有人前仆后繼,無辣不歡,不辭長做吃辣人呢?研究發現辣刺激使體內釋放內啡肽,讓人產生愉悅感,這種感覺會上癮。

2019年Shi Zumin等人在 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經過1991年到2006年15年間,對參加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的4852名成年人(年齡63.4±7.7)進行的縱向研究,共有3302人完成認知篩查測試兩次調查發現:高辣椒攝入量與中國成年人的認知能力下降有關,特別是體重正常的人群。不建議老年人攝入過量辣椒,因為辣椒攝入量超過50克/天,自我報告記憶力差的風險幾乎成倍增加,也就是說:辣,不是越吃越“傻”,但起碼和“變傻”有關系。

所以辛辣刺激食物不但手術后不吃,平時也不建議多吃。

END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