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媽媽要注意了,別再逼孩子多吃米飯了,對于長高真的沒有用!!!

shiyingbao

說起孩子的身高,那可是每個當媽的都關心的大事,尤其是父母身高不是很高的!畢竟這對孩子太重要了:要顏值、要氣質、要自信,身高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于是,很多家長開始每天逼著寶寶多吃飯,總覺得吃的多了,就可以長得高高的……

就像下面這個孩子:

這個小男孩叫周梓強,五年級。因為個頭太矮,有些營養不良,所以媽媽要求他每天吃很多飯。

小男孩還特意準備了道具,一個他姐姐吃飯用的小碗,一個他吃飯用的小盆子,不僅如此,媽媽要求他每頓飯都要吃四盆飯,臺下的小朋友們都嚇呆了。

這時候,媽媽給了他一個加油的鼓勵動作。

周梓強小朋友在臺上吶喊:“能不能從四盆減到兩盆?”然后周梓強大呼:“吃飯的壓力,真的好大!”

心疼這個小男孩,每天竟然要吃四大碗米飯!

本以為就這一個“受害者”,沒想到竟然看到一個女生也遭遇了這種事情:

吃米飯真的能長高嗎?~如果多吃飯能長高,那就沒有矮個了。

孩子長高,對能量和營養需求是非常大的,而米飯的主要成分只有淀粉和少量的蛋白質。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生長需求,除了能把孩子胃撐大些、長胖一點,好像沒有其他太大作用吧!

更何況米飯吃的多勢必就會少吃其他的,而影響身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飲食要均衡,蛋白質、鈣等都是骨骼和肌肉生長必不可少的成分,同時充足的能量又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是保證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

對于正處于長個孩子來說,家長必須想辦法讓孩子飲食平衡,肉類、蔬菜都要攝入,保證孩子各種微量元素都能充分吸收。

每天喝牛奶,或食用雞蛋、魚、酸奶等食品,有助補充鈣和磷。此外,人體長高也離不開鹽、鋅和氟等微量元素的作用,這些微量元素主要來源于各種糧食作物,特別是燕麥、蔬菜、大豆、水果、花生及茶葉等。

一個人的身高,60%-70%是由基因決定的。遺傳是影響孩子身高的最大潛在因素。

①男孩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厘米)±7.5cm②女孩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厘米)±7.5cm后面的“±”號,即代表了遺傳因素以外的那部分,來自后天的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因素,對孩子身高所能產生的影響。

所以說,爸爸媽媽可以通過后天努力,為孩子爭取個多長5~10厘米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正確的幫助孩子長高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要均衡飲食。食物不一定要吃得多,但要吃的豐富。谷物類、魚肉蛋豆類、蔬菜水果類、奶制品等等,這些統統都要吃。只吃米飯可不行!

第二,保證充足的睡眠。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60-70%取決于父母基因,30-40%取決于后天。在這30-4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對身高的影響排名第一,因為在睡眠中會分泌出生長激素。

人體生長激素在夜間呈脈沖形式,睡眠后1小時排泄達高峰,每隔3?4小時分泌一次,分泌量大于一天總量的一半,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體的生長; 同時肌肉在睡眠中放松,有利于關節和骨骼的延伸。

孩子越小,所需睡眠時間越長:

① 新生兒每天要睡近20個小時;

② 2~6個月的嬰兒每天要睡15~18個小時;

③ 6~18個月的嬰兒睡13~15個小時;

④ 18個月~3歲的孩子,每天睡眠時間要達到12~13個小時。

第三,多讓孩子曬太陽孩子曬太陽時間越長,身體合成維生素 D 就越多。維生素 D 能加快身體對鈣的吸收,使孩子長高。

因此,父母想讓孩子長高,就要讓孩子多曬太陽。早晨 9 點和下午 5 點是孩子曬太陽最合適的時間,在這兩個時間父母可以帶孩子外出活動。

第四,適量的運動運動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體育運動,如打籃球、 游泳、跳繩、立定摸高、登樓梯等,不僅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而且還可以刺激骨骺的生長,從小堅持這些運動有助長高。

運動能直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而且還能促進運動當晚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身 體充分的運動后能增進孩子的食欲,帶給孩子健康的睡眠,對長高有幫助。

最后,要保持積極愉悅的情緒。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也很關鍵,如果孩子長期處于壓抑、緊張,缺乏安全感的不良情緒中,身高很難有理想的增長速度。因為垂體激素調節能力下降,生長激素分泌減少,情緒不好也會影響食欲導致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堅持他健康的飲食、保證他每日的運動量和睡眠時間、引導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情緒,比胡亂“進補”有意義得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