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世界公認的三個事實
1、人類的食品中需要有肉類
人類的食品主要是糧食,蔬菜、水果、奶類、蛋類和肉類。當前絕大多數人認為肉類不但可以提供美好的口感,也增加了很多必要的營養。因此全世界絕大多數人不同程度上吃不同的肉類。
盡管有人提出完全素食,很多完全素食者也健康的活著,但這種提法并未得到絕大多數人的人口,因此全世界完全吃素食的人不到1%。
2、在人類經常食用的肉類中,豬肉的消耗量最大
全世界食肉的人食用的肉類主要是豬肉、牛肉、雞肉和魚類四大類,在這四大肉類中,消耗量最大的是豬肉。
例如我國1978年中國的全國豬肉消費量是700萬噸,到了1994年,上升到了3000萬噸。而1994年禽肉(雞肉和鴨肉)消費量僅是660萬噸。
從2007年世界肉類組織第四屆世界豬肉大會獲悉,2006年中國豬肉總產量達到5197萬噸,占全世界總產量的50.1%。
中國肉類協會會長李水龍在此間表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和消費大國。2006年,在生豬存欄量減少的情況下,人均豬肉占有量呈現上升勢頭,全年人均豬肉占有量達到39.6公斤,比2005年增加1.3公斤,在豬肉、羊肉、牛肉、禽肉等所有肉類占有量中的比重超過60%。
因此在人類經常食用的肉類中,豬肉的消耗量最大
3、在人類經常食用的肉類中,豬肉的的營養價值最差
全世界食肉的肉類主要是豬肉、牛肉、雞肉和魚類四大類,在這四大類肉類中,古今中外公認豬肉的品質最差。例如:
(1)“寧吃飛禽一兩,不吃走獸一斤”
查不清是什么時候開始流傳的一句話,“寧吃飛禽一兩,不吃走獸一斤”,但這句話明顯的告訴我們,吃禽類的肉比獸類的肉要好。但是極少有人知道者是為什么。
在中醫的很多補益的方劑里和民間的食療中,用到的血肉之品,絕大多數都是雞、鴨、鵝、鵪鶉、麻雀等,也說明了禽類的補益作用優于獸類.
(2)“四條腿的不如二條腿的,二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一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
國內現在流行這句話“四條腿的不如二條腿的,二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一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其中說明四條腿的畜類不如二條腿的禽類,二條腿的禽類不如一條腿的菌類,一條腿的菌類不如沒有腿的魚類。但是為什么,仍然沒有人說準,說全。
(3)“紅肉不如白肉”
豬牛羊的肉因肉質發紅都被稱為紅肉,禽類和魚類因為肉以白色為主,因此被稱為白肉。幾乎所有專家都說“紅肉不如白肉”。
(4)在紅肉中豬肉最差
在豬牛羊的肉中專家認為牛羊肉的營養價值高,豬肉的營養價值最差。
肉類所含的蛋白質量高質優,并含有豐富的鐵、銅、鋅、錳等礦物質及脂溶性維生素。肉類含有的鐵是血紅素鐵,生物利用率高達20%一25%。
但是不同的動物肉有不同的特點:
現代的人類喜歡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的含量要低,并以此作為衡量食物品質好壞的標準。依據這個標準,可以看出牛羊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相對較低,是比較好的動物性食物;
豬肉的特點是脂肪含量高,肥瘦肉含脂肪.40%~50%;瘦肉也含脂肪10%一20%。因此有心血管疾病或是肥胖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豬肉;
(5)歐美國家以牛羊肉為主
眾所周之,歐美國家是最講究食物的營養成分的,幾乎是拿著計算器算計著吃。他們食肉的消耗量很大,但是是以牛羊肉為主的。因此歐美國家的人們雖然食肉量很大,但因食肉量大而帶來的問題并不很嚴重。
二、豬肉的品質為什么最差?
1、豬肉的品質為什么最差?
在人們經常食用的肉類中,豬肉的品質是最差的,這點已經是公認的,但豬肉是最差的原因,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幾乎只提出了一點,就是豬肉的脂肪含量高于魚類、禽類和牛羊肉,再沒有其他理由。其實還有很多原因,下面簡述如下:
2、現代豬肉的品質是更差的
如果說過去的豬肉在魚類、禽類和牛羊肉中是最差的,那面現代的豬肉是更差的,原因如下:
(1)現代豬的品種不好
好的豬的品種不單單是長的快,應該有很多指標,但是現在都把長的快的豬當作優良品種予以繁殖,必然會造成豬的肉類品質下降。
(2)現代豬的飼料不好
豬的生長也是需要均衡營養的,但是現代的豬場把豬看做肉食轉化工具,飼料轉化為肉的比例,稱為轉化率。在極力追求效益的前提下,追求高轉化率,這樣豬的營養不可能均衡,轉化的肉食的營養也不可能高。
(3)抗生素豬
現代豬大多數都是在現代化豬場飼養的,現代化改變了人類居住的環境,卻惡劣了豬的生存環境,在現代化養豬場里,豬的密度很高,幾乎沒有活動的余地。為了預防豬在惡劣的環境下不易得病,在飼料里添加了抗生素。人吃了這樣的抗生素豬肉,抗生素轉入人體,相等于濫用抗生素,造成人體的細菌病毒抗生素耐藥性。
(4)激素豬
現代社會是快節奏的社會,經濟效益第一。為了豬的快速出欄,經常采用動物生長激素,使原來一年出欄的豬變成4個月。這種豬由于是用激素催出來的,雖然長的速度快,但肉的質量要低,口感要差,甚至存在激素轉移到人體存在不良后果。
(5)牛羊都是吃素的,他們的飼料都是天然的植物,因此牛羊的肉類品質要比豬肉好
(6)豬吃本類,是隱患
很多動物都有不吃本類尸體的本能,出現“瘋牛病”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提高奶牛的產奶量,為了通過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在牛的飼料添加了牛的內臟等輔料,常此以往,結果造成牛的基因突變,出現瘋牛病。
事不同而理同,現在飯店的大量剩菜,幾乎全部喂豬,剩菜又有大量的豬油豬肉,讓豬吃本類,好像沒有人認為不適當。
盡管豬是雜食性的,飼料的范圍比牛廣泛,雖然吃本類的時間很長,很多、很普遍,目前還沒出現“瘋豬病”,但是食本類肯定會出現不良的后果,只不過目前還是在量變階段。
3、豬類是人類的遠親
本人在我的上篇博文《豬類是人類的遠親》一文已有詳細論述,這里從略。
三、為什么要少吃豬肉?
1、豬肉是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因此不是最好的肉類
2、由于中國的豬肉消耗近30年大幅度增長,心腦血管病等代謝性疾病也同步大幅度增長,這個事實已經是公認的。因此過多食用豬肉已經對國人造成巨大傷害,明白人應該引起警戒,改變觀念,少吃肉類,特別是要少吃豬肉。
3、全世界的所有動物植物都不應該“近親結婚”,否則可能會引起種族蛻變,這是公認的。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不但不應該“近親結婚”,還應該不吃“近類”和“遠類”,鼠類是人類的近類,應該不吃,豬類是人類的遠類,應該少吃。特別是3個月的小豬,對人類更是不利的。(為什么?因為小豬的體溫更接近人類)
適當吃些與人的體溫相差2℃以上的動物肉類,而且體溫差別越大,營養價值越高。禽類與人的體溫相差5℃以上,因此禽類的營養價值超過畜類,是有益的;魚類的體溫與人類的體溫差別更大,因此全世界公認魚類是最好的肉類。日本成為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公認與食魚量大有密切關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