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靠大蒜走上致富路的企業,一件事堅持了30多年

shiyingbao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8日訊(記者蔡欣星 通訊員胡娟)從大蒜中提取的大蒜油,成為漁藥產品的核心成分,能有效預防致死率極高的魚類疾病,且沒有藥物殘留。這種名為硫醚沙星的漁藥,是(下稱“九州神農”)歷時30多年不斷創新的拳頭產品。多年來憑借堅持走自主研發道路,九州神農也成為水產藥行業的龍頭企業。

生產車間內正在進行大蒜油的提取。通訊員胡娟 供圖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位于東西湖長青街的,走進車間撲面而來的就是濃濃的大蒜味。生產車間里,正在進行大蒜油的提取,這是一種酶化工藝,能讓大蒜的提取純度、可利用率都更高,是九州神農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種提取技術。

九州神農技術負責人介紹,公司的拳頭產品硫醚沙星,核心成分就是從大蒜中提取大蒜油,作為藥品里的添加劑。這種藥物不僅對魚類的水霉病和皮膚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對輕度癥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這兩種疾病也是導致魚類死亡率較高的病癥之一。

該技術成果的轉化,最初來源于九州神農負責人王建華學生時代的課題研究。20世紀80年代,王建華在攻讀生化專業研究生學位時,論文課題就是“大蒜油的提取和精制”,由于生產成本高、具有刺鼻氣味,很多人不愿意嘗試。王建華就決定自己做,并于1988年成立了,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具備正規資質的漁藥生產企業之一。

大蒜油提取的工藝也在多年的摸索中不斷提升。該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最初大蒜油的提取只來源于大蒜頭,且每公斤大蒜提取的大蒜油只有千分之三,這已是當時的極限。通過酶化工藝的改進,每公斤大蒜提取的大蒜油提升至千分之十二,且在大蒜的根、桿、葉中都可以提取,不僅提升了純度,對大蒜的利用率也更高。

記者看到,這種產品的成品呈乳液狀,據了解,農戶將產品拌在魚飼料或水中即可,且不會造成藥物殘留。幾十年來,硫醚沙星成為企業的拳頭產品,每年為企業創造的產值超過千萬元。

水產養殖,水質很關鍵。近兩年,針對河湖中的水草修復問題,企業又研發了新產品。“水草被污染后,會在池中死亡,只要根莖沒有爛掉,將我們的產品灑在水中,四五天后水草就能活過來,有利于養殖生態環境的修復。”王建華說,這一產品的核心成分就是從油茶果中提取,能有效促進細胞再生。

研發人員正在進行藥物成分研究。通訊員胡娟 供圖

在水產藥行業,堅持自主研發藥品意味著時間長、成本高、風險大且不能迅速看到成效,但王建華認為,正是抓住了“做別人不做的,沒人做的”空白,才讓企業不斷發展。據了解,目前全國水產藥行業有數百家企業,九州神農憑借產品的穩定性能和多年來推陳出新,年產值穩定在8000萬元左右,成為這一領域的龍頭企業。

目前,企業正與華中農業大學展開合作,進一步利用大蒜油的功效。王建華說,近五年的實驗成果表明,這種成分對于治療豬的藍耳病和流行性腹瀉也有較好的效果,我們將盡快進行研發生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