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晚民間說法:乳牙第一顆一般4-6個月長出。其實每個寶寶的張亞周期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都是在4-6個月時出現第一顆牙齒,但就算到1歲左右再長牙也是沒有問題的,無須過于擔心。實在擔心自己寶寶的家長可以定期去牙科診所對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爭取盡快改善寶寶長牙狀況。在寶寶長出牙齒過后家長也一定要護理好寶寶的牙齒,避免影響寶寶牙齒的健康成長。
其實不論寶寶出牙早晚,家長們都不必太過擔心,也不必一味追求寶寶晚些長牙。若是寶寶已經到了長牙的年紀卻一直不長牙,反而可能出現問題,寶寶長牙晚可能預示著以下問題:
- 1. 先天遺傳,寶寶的牙齒生長也是受父母遺傳影響的,若是有家庭病史或種族問題,則一般長牙時間會比較晚,且研究表明,一般孩子的出牙時間會比寶寶更晚;
- 2. 后天環境,例如早產兒,早產兒的出牙時間也會比正常出生的孩子更晚,且出生時體重過輕的嬰兒也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 3. 系統性疾病,若寶寶有唐氏綜合征、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等問題,都可能導致寶寶的出牙時間推后,此時家長一定要帶寶寶去進行檢查來確定病因;
- 4. 外傷與感染,若寶寶出牙后牙齒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則很有可能是因為牙齒受到過外力撞擊,此外嬰兒若是服用了一些藥物,可能會使牙齦增厚導致牙齒不易露出,產生出牙較慢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