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娃娃魚產地在哪里(娃娃魚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

shiyingbao

娃娃魚學名大鯢,因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而得名,雖然被叫做“魚”,但并不是真正的魚類,而是隱鰓鯢科、大鯢屬兩棲動物,這種動物是古生代泥盆紀(3億6千萬年前)時期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下面來看一看娃娃魚產地在哪里吧!

一、物種論述

娃娃魚是古生代泥盆紀(3億6千萬年前)時期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學名大鯢,因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娃娃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大鯢屬兩棲動物,已列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未經許可私自捕獵、售賣野生娃娃魚都屬違法行為。

二、產地分布

娃娃魚廣泛分布于長江、珠江、黃河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其中陜西漢中、貴州貴定、江西靖安、四川興文縣、浙江麗水等地更是著名的“娃娃魚之鄉”。

三、生活習性

1、環境:娃娃魚喜棲息在低海拔地區溪河深潭的巖洞、石穴中,尤以灘口的洞穴中最常見,白天臥于洞穴內很少外出,夜間外出覓食,夏秋季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

2、食性:娃娃魚是肉食性動物,視力不好,主要通過嗅覺和觸覺捕獵,還能通過皮膚上的疣粒來感知水中的震動,食量甚大,食物包括魚類、甲殼類、兩棲類、小型節肢動物等。

3、繁殖:娃娃魚是卵生兩棲動物,繁殖季節5~9月,產卵盛期7~9月,夜間產卵,尤喜在雷雨夜晚產卵,一次可產卵數百枚,產卵后雌性離去或被雄性趕走,雄性獨自留下護卵。

四、種類劃分

1、中國大鯢:中國大鯢是體型最大的娃娃魚,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貴州、陜西、重慶、江西等地最常見。

2、日本大鯢:日本大鯢和中國大鯢非常相似,區別在于日本大鯢頭部背腹面的疣粒為單枚且大而多、尾稍短,主要分布在岐阜西部、四國、九州等地局部地區的山區河流中。

3、美國大鯢:美國大鯢是體型最小的娃娃魚,與中國大鯢、日本大鯢相似,區別在于美國大鯢有一對或左側有一個鰓裂,主要分布在美國東部紐約到密西西比一帶的溪流中。

娃娃魚是隱腮鯢科大鯢屬兩棲動物,學名大鯢,因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娃娃魚”,喜棲息在低海拔地區溪河深潭的巖洞、石穴中,具有極高的養殖價值和市場前景,下面來看一看娃娃魚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治吧!

一、生活習性

1、環境:娃娃魚喜棲息在低海拔地區溪河深潭的巖洞、石穴中,尤以灘口的洞穴中最常見,白天臥于洞穴內很少外出,夜間外出覓食,夏秋季也有白天上岸覓食或曬太陽的習性。

2、食性:娃娃魚是肉食性動物,視力不好,主要通過嗅覺和觸覺捕獵,還能通過皮膚上的疣粒來感知水中的震動,食量甚大,食物包括魚類、甲殼類、兩棲類、小型節肢動物等。

3、繁殖:娃娃魚是卵生兩棲動物,繁殖季節5~9月,產卵盛期7~9月,夜間產卵,尤喜在雷雨夜晚產卵,一次可產卵數百枚,產卵后雌性離去或被雄性趕走,雄性獨自留下護卵。

二、養殖條件

1、水溫:娃娃魚最適生長水溫16~22℃,其中水溫長期低于15℃娃娃魚生長緩慢,而水溫長期高于26℃則容易出現“夏眠”甚至死亡,人工養殖娃娃魚一定要將水溫恒定在16~22℃。

2、水質:娃娃魚有喜潔怕臟的習性,水源最好選擇常年流水的小溪溝、泉水,也可利用水質清新的大中型水庫的底層水,總之水質要清新、鮮活、無污染、溶氧量高且pH值要呈中性。

3、環境:娃娃魚有喜靜怕驚、喜陰怕風習性,最好選擇在四周群山環繞、樹木茂盛且環境安靜、陰涼的地方養娃娃魚,也可利用天然巖洞或在有水源的地方人工開鑿隧洞養殖娃娃魚。

三、科學建池

1、分池飼養:娃娃魚是肉食性動物,性情兇猛且貪食,在餌料不足、極度饑餓時有恃強凌弱、以大欺小、自相殘殺的習性,人工養殖娃娃魚要建大量小池將不同規格的娃娃魚分開飼養。

2、修建池塘:娃娃魚養殖池常用磚混結構,面積小時1~2平方米、大時2~4平方米,池高1米以上,池底支石板形成空隙供娃娃魚棲身,內壁用水泥抹平,每池間設走道方便日常管理。

3、進出水口:娃娃魚養殖池要設進水口和出水口,為防止娃娃魚染病時交叉感染每個養殖池進水口都要和主進水管道直接相連,養殖池底部還要設排污口以排除娃娃魚糞便、代謝物等。

四、種苗投放

1、魚池消毒:建池用的磚、水泥、石灰等都呈堿性,剛建好的養殖池不能馬上放苗,須先灌水浸泡2~3天洗刷干凈后將臟水放掉,再用水反復浸泡沖洗3次以上直到水呈中性才可放苗。

2、購買種苗:最好到就近的娃娃魚人工繁育中心購買人工繁育的健康無病種苗,為確保養殖成活率初次養殖者建議購買體重在100克以上的娃娃魚種苗,這樣的種苗相對更容易成活。

3、投放種苗:娃娃魚兇狠好斗,夜晚經常咬打,輕者受傷,重者甚至被咬死吞食,養殖娃娃魚必須按照大小、強弱分類投放,每池投放同規格種苗5~10條,苗小時可密,苗大時宜稀。

五、飼料投喂

1、定時:娃娃魚要定時投喂飼料,即根據娃娃魚有夜間攝食的特點按時投飼,但也要根據季節、水溫、水質但適當提前或推遲,例如夏天可晚上1O時喂食,冬天可晚上8時喂食。

2、定位:娃娃魚要定位投喂飼料,這樣可養成娃娃魚定位攝食習慣,能促進娃娃魚集中攝食,集群攝食能提高娃娃魚的食欲、增加攝食量,還能減少飼料的流散、提高飼料效率。

3、定質:娃娃魚要定質投喂飼料,人工配合飼料要保存在低溫、干燥、不受潮的地方,泥鰍、蛆蟲、蚯蚓、小魚等天然餌料要求必須新鮮、潔凈,已經變質的餌料絕對不能投飼。

4、定量:娃娃魚要定質定量飼料,所謂定量是指要根據娃娃魚的攝食、消化、生長、個體、水溫、水質等因素投給適量的飼料,投喂過多會浪費飼料,投喂過少又不能滿足需求。

六、日常管理

1、水質:養殖娃娃魚要保持池中始終有微微流水,池水鮮活、無污、溶氧量高并保持適當水位,既要防止干池,又要防止水滿魚逃。

2、水溫:養殖娃娃魚水溫要控制在16~22℃,暮春、夏季、初秋等高溫季節要加強換水,深秋、冬季、早春等低溫積極要加強保溫。

3、避光:養殖娃娃魚要注意遮陰避光,原因是娃娃魚有喜陰怕光的習性,日光太強時要搭設陽棚遮陰,絕對不能讓陽光直射養殖池。

4、清潔:養殖娃娃魚要保持池內清潔,對娃娃魚糞便、反吐殘餌骨片等雜物要及時清理干凈,否則容易因水質腐敗而引發各種病害。

5、防逃:養殖娃娃魚要注意防逃和防盜,尤其暴雨季節要仔細檢查防逃設施,有損壞、破漏等情況要及時修整,另外還要注意防盜。

七、病害防治

1、水霉病

【癥狀】病鯢體表生出棉毛狀的灰白色菌絲,開始只能見灰白色斑點,后期菌絲如棉絮在水中呈放射狀,菌絲體清晰可見,嚴重時病鯢行動遲緩、食欲減退、身體消瘦甚至死亡。

【治療】病鯢可用10%高錳酸鉀或10%孔雀石綠溶液涂抹患處,放到陰涼處1~2小時后再放入水中,過兩天若還有水霉可再涂1次,也可將病鯢用4毫克/升孔雀石綠浸泡8小時以上。

2、爛尾病

【癥狀】初期尾部出現紅色小點或紅色斑塊,周圍皮膚組織充血發炎,后期尾部肌肉組織壞死,骨骼外露,有暗紅色或淡黃色的液體滲出,病鯢停止進食,伏底不動,不久死亡。

【治療】發現病鯢后應及時隔離治療,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濃度是每立方米加入20克高錳酸鉀),然后再用氯霉素軟膏或紅霉素軟膏涂敷在患處,每天一次,連續用藥7天。

3、紅斑病

【癥狀】初期四肢、腹部出現出血性紅色斑塊,后期逐漸潰爛,病鯢離群獨居,活動能力降低,嚴重時全身分泌粘液,不久死亡。

【治療】病鯢單獨飼養,每天用抗生素浸泡,若已出現潰爛在浸泡的同時腹腔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或硫酸慶大霉素,1~2周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