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掌握要訣 安然度夏(養生保健)

shiyingbao

近日,“出門蒸桑拿、地面煮雞蛋”的天氣每天輪換著考驗大家的承受力,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其實酷暑天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飲食起居方面的宜忌,那么就會安然度夏。

規律飲食

這是保養脾胃的第一步,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要注意定時吃飯,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著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

吃對食物

在長夏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補,可以吃些綠豆、蓮子、絲瓜、陳皮、鴨肉、鯽魚等。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容易便秘的人要減少久坐,多吃綠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脾胃差的人還可以試試“四君子湯”,即用黨參或人參10~15克,炒白術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

補充水分

水對人體十分重要。水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消暑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白開水。

飯后慢走

中醫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念,飯后散步有助于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但“飯后”并非指吃完飯立刻就開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鐘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并且飯后半小時內不能做劇烈運動。要記住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若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不要立即用冷水沖頭、沐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等多種疾病。

避暑休息

夏季,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要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并注意加強防護。午飯后需安排午睡。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可恢復疲勞。

警惕邪氣

夏日易受外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不宜夜晚露宿。有空調的房間,也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夏日天熱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換,久穿濕衣或穿剛曬過的衣服都會使人得病。

勿動肝火

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

按摩穴位

按摩一些穴位和足三里可補氣祛邪。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吳彥佐), (吳彥佐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