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的臨床特征,除了我們經常提到的以兒童面部、手足以及身體上不由自主的抽動,同時伴有喉頭異常發聲,以及猥穢語言為特征的綜合征候群外,還有些明顯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不難發現患兒與其他小朋友的不同。
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李麗曼主任表示,抽動癥是指身體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反復地收縮或運動。這種抽動可發生于身體多數部位的骨骼肌,因此,稱為多發性抽動癥。
多數起病于10歲以前,男女比例為5:1~3:1,其在伴隨行為問題方面的表現也隨性別而不同在男性病人中更多的是伴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而在女性病人中更多的是伴有強迫障礙。可以在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種族中發病,其患病率至少在0.5%以上,且大多數為輕癥病例,男孩多于女孩。
隨著社會的進步,環境的改變,使抽動癥的致病因素逐年增多,但是,關于抽動障礙的病因學研究目前還沒有取得一致性結論,目前有關抽動障礙的病因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遺傳、神經解剖、神經生化及圍產期高危因素等方面。
在40多年的門診中,李主任通過總結發現,抽動癥對于很多父母來說都是陌生的,因此家長們容易出現三個誤區:
第一種情況是當患兒出現了擠眉弄眼、搖 頭聳肩等抽動癥的癥狀時,很多家長都認為是孩子調皮搗蛋,不放在心上,結果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第二種情況是,一些父母對抽動癥一知半解,當發現孩子皺鼻、伸舌舔唇一些不良習慣后,就杞人憂天,過分擔心 ,甚至錯誤診斷;
第三種情況是,確診孩子患了抽動癥后,一些家長深感茫然,無法正確地給孩子選擇治療手段 ,延誤了治療。
其實兒童抽動—穢語綜合癥,又稱多發性抽動癥。特征包含抽動,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的運動肌快速抽動及不自主的發聲和語言障礙故名,屬中醫“筋惕”、“抽風”、“肝風”范疇。
對于抽動癥的治療應該根據嚴重程度選用不同的治療策略和方法。對抽動癥狀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學習者,則以藥物和物理儀器治療為主,結合感統訓練和心理治療。若患者因心理因素起病,則應積極去除心理因素。